柳叶亚菊蒿
《中华本草》:柳叶亚菊蒿
拼音注音
Liǔ Yè Yà Jú Hāo
别名
藏花儿、艾菊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柳叶亚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jania salicifolia (M) Poljak. [Tanacetum Slicifotium Mattf.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全草,阴干或晒干。
原形态
柳叶亚菊 小灌木,高30-60cm。老枝黑褐色,有多数覆被白色绵毛的腋芽,枝顶有稠密的莲座状叶丛;从老枝枯莲座状叶丛中发出更新短枝,长3-10cm,由密集的叶短枝顶部的叶密集成莲座状;花枝长达30cm,紫红色,被长达30cm,紫红色,被白色绢毛。叶线形、狭线形或披针形,长5-7cm,宽2-5(-10)mm,基部渐狭有短叶柄,全缘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白色,密被厚绢毛。头状花序多数,于枝端排成密集的伞房花序;总苞钟形;总苞片4层,外层卵形,长2mm,黄色,花冠片边缘宽膜质;边花雌性,约6个黄色,花冠细管状,长2mm,盘花两性,先端5齿,花冠长3.5mm。瘦果长1.8mm。花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600-4600m的山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;止咳。主肺热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3-6g;或研末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岭南铁角蕨
- 拦路虎
- 柳叶
- 柳叶绣球菊
- 栗毛球
- 兰香草
- 冷杉果
- 李根
- 吕宋果
- 六股筋
- 凉喉茶
- 律草
- 凌霄
- 林问荆
- 柳根
- 栾华
- 兰石草
- 柳叶卫矛
- 栗树根
- 栗花
- 柳絮
- 兰竹参
- 柳穿鱼
- 栗
- 栗树皮
- 李树胶
- 柳屑
- 兰花石参
- 吕宋楸毛
- 岭南花椒根
- 李树叶
- 兰花
- 兰花双叶草
- 兰花叶
- 兰花根
- 冷水花
- 柃木
- 柳叶菜根
- 柳叶见血飞
- 栗叶
- 列当
- 兰花参
- 六棱菊
- 岭南杜鹃
- 栗壳
- 卵叶贝母兰
- 兰屿肉豆蔻
- 兰石草果
- 凉伞盖珍珠
- 刘寄奴
- 凉山虫草
- 卤地菊
- 廊茵
- 唐古特马尿泡
- 土圞儿
- 六道木
- 海韭菜
- 海杧果
- 狐四足
- 凉三七
- 海通
- 滑叶木通
- 狐肉
- 卵叶鳞始蕨
- 栗寄生
- 河豚鱼肝油
- 火炭母草
- 海柳
- 河豚
- 海鹞鱼齿
- 柃寄生
- 桦革裥菌
- 海牛
- 海石鳖
- 六棱麻
- 勒马回
- 海蟹壳
- 灰菜
- 虾筏草
- 海龟
- 海鳝
- 猴高铁
- 血盘草
- 蠵龟血
- 血满草
- 栗荴
- 卵叶蜘蛛抱蛋
- 柳树寄生
- 狐胆
- 火殃簕
- 冷水丹叶
- 庐山香科科
- 柳叶蒿
- 廉姜
- 李核仁
- 海蕴
- 卵叶水芹
- 西藏羊耳兰
- 猴头菌
- 合掌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