杧果核
《*辞典》:杧果核
拼音注音
Mánɡ Guǒ Hé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果核,食用杧果后,收集果核,晒干。
生境分布
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干燥的果核,呈肾形或卵圆形,压扁,长约6~10厘米,宽3~5厘米,外面淡黄色或土黄色,纤维性,粗糙坚硬。击碎后,内果皮纤维状,内表面平滑,淡黄色,木质化。种皮纸质,类白色,子叶2片,肥厚,暗棕色。气微,味微涩。以洁净、干燥、核仁肉厚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
果仁含脂肪5.2%,其中饱和甘油酯占14%、甘油一油酸酯24%、甘油二油酸酯61%、甘油三不饱和酸酯1%弱;其脂肪酸组成是:硬脂酸34%、油酸50%,以及棕榈酸、花生酸和少量肉豆蔻酸。尚含谷甾醇和多量淀粉。种子含氢氰酸。
性味
酸涩,平。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酸,平,无毒。"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酸涩,性平。"
③《广东中药》Ⅱ:"苦,平。"
功能主治
治疝气,食滞。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能消食滞。"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治疝痛。"
③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内果皮粉末作驱虫药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个;或研末。
复方
①治疝气及小儿食滞:杧果核、龙眼核、柚子核、桃核、黄皮核。煎汤服。(《广西中药志》)
②治食滞咳嗽:杧果核、布渣叶。同煎服。(《广东中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杧果树皮
- 棉花根
- 毛勾儿茶
- 毛叶楼梯草
- 木防己
- 木防己花
- 梅花
- 棉团铁线莲
- 棉花
- 棉花子
- 母猪半夏
- 母猪藤根
- 毛冬瓜
- 毛冬瓜叶
- 毛冬瓜根
- 木槿花
- 木竹子油
- 木棉花
- 木虾公
- 木蝴蝶
- 木馒头
- 杧果
- 梅根
- 榠樝
- 毛千屈菜
- 木姜子茎
- 木瓜
- 木荷叶
- 木锦鸡儿
- 梅叶
- 梦花根
- 棉子油
- 毛叶巴豆
- 木瓜核
- 木绣球茎
- 木苎麻
- 木荷
- 木锥花
- 母菊
- 毛叶柿叶
- 木姜子
- 木姜子叶
- 木姜子根
- 木瓜根
- 木芙蓉叶
- 木蓝
- 木香花
- 母猪菜
- 木本胡枝子叶
- 木棉
- 木鳖子
- 木麻黄种子
- 棉花藤
- 毛刺果藤
- 木天蓼子
- 木天蓼根
- 木棉皮
- 木槿
- 杧果叶
- 梦花
- 毛八角莲
- 毛冬青
- 毛叶三条筋
- 毛叶兔耳风
- 木半夏叶
- 木槿皮
- 木竹子皮
- 木莲果
- 木麻黄
- 棉花杜仲
- 母猪草
- 母猪藤
- 木半夏根
- 木棉根
- 棉籽
- 木蜡树根
- 梅花刺根
- 母丁香
- 毛叶天胡荽
- 木半夏
- 木半夏果实
- 木鳖根
- 棉花壳
- 毛八角枫
- 毛叶巴豆树
- 木槿根
- 木芙蓉花
- 木菠萝
- 木豆叶
- 木香子
- 木鳖子根
- 木黄连
- 梅
- 梅花刺果
- 檰芽
- 毛发唐松草
- 木姜花
- 木本猪毛菜
- 木芙蓉根
- 木达地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