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尼参
《中华本草》:乌尼参
拼音注音
Wū Ní Shēn
别名
黑乳参、乌圆参、开乌参、大乌参、乳房参、乌乳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海参科动物黑乳海参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lothuria nobilis(Selenka)[Microthele nobilis(Selenka)]采收和储藏:潜水员下水捕捞多在春、秋季,也可以拖网捕捞,但对资源破坏大,多禁用。捕后除去内脏,洗净腔内泥沙、血污,在盐水中煮约1h,捞起放冷。经曝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时,再加蓬叶汁中略者,至颜色转黑时取出晒干。
原形态
黑乳海参,体宽而厚,两端钝圆,一般长25-30cm。体两侧各有数条横线和数个大的乳房状突起,背面散生少数小疣。腹面平坦,管足很密,排列不规则。。肛门偏于背面,周围有5组小疣。皮内浅层的骨片,主要是桌形体,底盘方型,边缘光滑,中央有一大孔,周围有1列小孔,塔部矮钝,顶端有多数小齿。深层的骨片较密,主要是中空的纺锤形穿孔体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时全体为黑色,触手黄色。背面散生少数灰白色斑点,腹面色较浅。多栖息于珊瑚礁内有海草的沙底或匍匐在珊瑚上。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等地。
性味
示甘;咸;性温
功能主治
补肾;滋阴;通乳。主身体虚弱;水肿;痛经;产后乳少
用法用量
内服:炖汤,适量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卡密
- 蟛蜞
- 乌药叶
- 砒霜
- 野灯草
- 云杉球果
- 万年青
- 无尾果
- 破头风
- 野茉莉
- 玉米
- 萍蓬草
- 青酒缸根
- 葡萄根
- 破布叶
- 无莿根
- 野花生
- 飘拂草
- 乌药
- 捆仙丝
- 破骨风
- 洋芋
- 乌龟
- 乌骨麻
- 乌蔹莓五加
- 菩提香
- 玉米黑粉
- 野猪胆
- 玉芙蓉
- 乌骨藤
- 可爱花
- 摇钱树
- 蒲圻贝母
- 炮掌果
- 野核桃油
- 瓶蕨
- 蒲桃根皮
- 通骨消
- 大夜关门
- 铁扇子
- 苦夭
- 多花胡枝子
- 丁公藤
- 阔叶垂头菊
- 鲦鱼
- 苦苣苔
- 青脚莲
- 假茶辣
- 大狗尾草
- 艾叶
- 佛手露
- 多花沿阶草
- 雀头血
- 大狼毒
- 东方狗脊
- 苦苣根
- 假连翘叶
- 鹧鸪脂
- 尖槐藤
- 峨眉耳蕨
- 鱼尾葵根
- 九连灯
- 短瓣花
- 麝香草
- 鸡骨柴叶
- 金发草
- 稻草
- 短穗兔耳草
- 铁轴草
- 铜牛皮
- 当归藤
- 铁角凤尾草
- 戴胜
- 弹裂碎米荠
- 裸柱菊
- 大马蹄蕨
- 蜈蚣
- 雀梅藤根
- 大薸
- 东风橘根
- 对虾壳
- 银兰
- 多蕊蛇菰
- 大石枣
- 东风草
- 青竹标根
- 青皮树
- 胃寒草
- 鞘菝葜
- 阔叶石韦
- 珂
- 野靛
- 大四块瓦
- 大酸浆草
- 大红毛叶
- 大发汗
- 王瓜根
- 大花活血丹
- 温大青
- 阳桃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