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

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,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西南12公里的切木尔切克乡西北部和西南部。墓葬年代主要为公元前1000~前700年左右,也有一部分公元618年左右的墓葬。
- 中文名称
- 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
- 地理位置
-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
- 占地面积
- 43.7平方公里左右
- 类 别
- 文化遗址
简介
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位于新疆阿勒泰市西南16公里切木尔切克乡(原称克尔木齐)境内的山间盆地中,以海依那尔、科克舍木老克木齐、喀腊塔斯、喀腊希力克别特、阿克托别等为主的十一个地点,分布着数量较多的石雕人像及古墓葬,形成南北宽12.5公里,东西宽3.5公里,总面积达43.7平方公里左右的墓葬分布区。遗址年代的上限为青铜时代,下限沿续至汉、魏。遗址中墓葬形制多样,以大型茔院制石棺墓和石围石堆墓、石棺墓最具代表性,石雕人像的数量及类型居阿勒泰之首。墓群
墓群分布区南北宽125公里,东西宽35公里,总面积达437平方公里左右。遗址中较集中地保存了大批的古代墓葬和基地石人。墓葬形制多样,以大型茔院制石棺墓、环石围石堆墓和石棺墓居多。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陶器、石器和金属器。29尊墓地石人大致代表了阿勒泰地区墓地石人发展的各个序列。遗址分布线
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,其年代上限可达青铜时代,下限晚至汉魏时期。石雕人像及墓葬群,全都分布在切木尔切克乡境内,以乡政府为中心,形成四条遗址分布线,即:北线,提依尔敏、科克舍木老克木齐、阿克托别、阔克托别古墓点;北偏西线,谢天尔德、海依那尔、喀腊希力克古墓点;西线,阿克希古墓点;西南线,喀腊塔斯、喀腊希力克别特古墓地。分布区域南北约12.5公里,东西约3.5公里,总面积达43.7平方公里。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中包含的主要遗迹有墓葬群及石雕人像。石人
墓葬中以大型茔院制石棺墓、石围石堆墓和石棺墓居多,最集中的一处墓葬点分布着近50座各类墓葬。 石人,因大都立于墓葬的东面,面朝东,而又被称为墓地石人或草原石雕人像。新疆墓地石人大体可划分出四个时期:第一期,墓地石人产生初期,即青铜时代(公元前1200—700)。其造型古朴,表现出以圆形脸面为特点的石人雕像。第二期,发展时期,包括了早期铁器时代,两汉至南北朝(公元前700年至公元6世纪中叶)。其雕刻逐渐细腻,脸面的雕刻趋向于表现性别特征,有圆形、方圆及椭圆形面孔,雕刻以人的面部为主。第三期,兴盛时期,主要是隋唐这一时期,又称作突厥时期(公元六世纪中叶至九世纪中叶)。石人雕刻上出现了圆雕形式,有些石人的雕刻具有肖像化效果,以及表现出带有程式化的突状眼睛。第四期,衰落期,主要是五代及辽宋时期(公元九世纪中叶至十一世纪)。石人以线刻为主,雕刻简单。切木尔切克乡境内的石人则全都表现为第一及第二期的类型。对于墓地石人的解释,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。一般学者认为,早期墓地上立的石人,首先应该反映的是祖先崇拜,或者说具有人形神的崇拜,具有灵魂保护的意义;晚期的石人是军事长官,以此来代替祖先或英雄,并认为石人逐渐趋向于肖像化,表现出具体的个体。形成解释
对于墓地石人的解释,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。一般学者认为,早期墓地上立的石人,首先应该反映的是祖先崇拜,或者说具有人形神的崇拜,具有灵魂保护的意义;晚期的石人是军事长官,以此来代替祖先或英雄,并认为石人逐渐趋向于肖像化,表现出具体的个体。乡境内的石人则全都表现为第一及第二期的类型。意义
切木尔切克石人及墓葬群所蕴含的文化及史学内涵,因其在考古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,而被重多考古专家称之为切木尔切克文化。它是阿尔泰山草原文明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,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、科学研究价值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。- 西青 1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
- 西青 2天津希乐少儿休闲旅游区
- 西青 3天津水高庄园
- 西青 4石家大院
- 西青 5曹庄花卉市场
- 西青 6精武门·中华武林园
- 西青 7天津霍元甲纪念馆
- 西青 8杨柳青园艺科技博览园
- 西青 9天津峰山药王庙
- 西青 10张家窝食用菌休闲园
- 西青 11天津玉佛禅寺
- 西青 12杨柳青庄园
- 西青 13天津杨柳青年画作坊
- 西青 14平津战役司令部
- 西青 15天津学生抗日救亡纪念馆
- 西青 16杨柳青明清街
- 西青 17天津霍元甲故居
- 西青 18杨柳青广场
- 西青 19西青区第六埠农业开发中心
- 西青 20天津小南河村
- 西青 21天津一二·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
- 西青 22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
- 西青 23鑫三农田庄
- 西青 24安家大院
- 西青 25天津古运河美景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