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安观音寺塔

六安观音寺塔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黄大街观音寺内,俗称南门锥子。乾隆六安州志卷十六载:观音寺塔,传为唐尉迟恭监造。有碑镌观音像一面。为元塔山寺众施田功德记,原非本寺物也。二面俱元人刻。旧谓像为吴道子笔,误。今剥落不可拓。同治六安州志卷七载:观音寺,城西南隅,唐僧圆通建,并造浮屠,名曰浮屠寺。
- 中文名称
- 六安观音寺塔
- 地理位置
- 六安市黄大街观音寺内
- 景点级别
- 安徽省重点保护寺庙
- 俗 称
- 南门锥子
历史变迁
观音寺由唐武德年间(618—627年)僧人元通化缘而造,原名浮屠寺。所以先有寺后有塔,寺和塔钧为唐僧元通化缘而造。当时仅有山门殿、招堤殿及浮屠寺塔。宋僧瑞云重修改名观音寺。明嘉靖二十二年(1543年)增设拜殿,内有古铜佛一尊,占袈裟一领。清嘉庆八年(1803年)憎运宽、鸿严募化重修。清乾隆帝巡幸六安时,手书“敕建观音律寺”、“皆大欢喜”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刻成3块石匾,前两块尚存寺中。建筑结构
塔顶置铜铸葫芦形塔刹,民国时堕于狂风之夜,第九级遂有倾圮。塔身九级,高27米,平面六角形阁式造型,砖石结构,实心,基层每边宽3.9米,高 4.3米,塔顶有铜质塔刹, 40年代坠落。塔身正面向南,基部有高 1.5米、宽 0.85米圆拱塔门,门旁嵌有明万历八年(1580年)修补塔门碑一块。塔身各级装饰斗拱、假门和花窗等砖雕,分别嵌有清嘉庆年间捐修纪年瓷碑,三级以上嵌有彩瓷佛像或图案。塔门南向,第三级自南向东嵌瓷匾六方,残二,存其四,词云:不二宗旨,得三界縁,示四高台,了五净因。第四级镶嵌世尊塑像,每面三尊,五级每面两尊,六级每面一尊。七八九级为彩画瓷板图案。每级南向均有捐修碑文牌记,乃嘉庆十一年丙寅事也。铭其功德,使后人知。此塔千余年来迭经兵燹,前朝彩塑瓷板,本轻伤易碎之物,而二百年来灵光不坏,岿然未倒,诚沙门续命,白衣护法之有功。观音寺现存前殿3间,正殿5间,1984年12月定为安徽省重点保护寺庙。现六安政府拨款将观音寺塔修复整固,并以古塔为依托建造南塔公园。- 新城区 1和硕恪靖公主府
- 清水河 2清水河摇铃沟
- 武川 3大青山避署山庄
- 武川 4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
- 清水河 5清水河老君岩石
- 新城区 6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
- 武川 7大青山野生动物园
- 武川 8哈达门高原牧场
- 武川 9农家乐旅游
- 和林格尔 10盛乐百亭园
- 清水河 11长城—清水河县长城
- 回民区 12伊斯兰风情街
- 和林格尔 13白二爷沙坝保护区
- 武川 14大青山抗日游击革命根据地
- 回民区 15乌素图森林旅游开发区
- 土默特左旗 16金銮殿
- 清水河 17明徐低楼
- 武川 18得胜沟乡蘑菇窑
- 和林格尔 19和林格尔汉墓壁画
- 武川 20古镇武川
- 托克托 21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
- 土默特左旗 22乌兰夫故居红色旅游区
- 武川 23井尔沟烈士陵园
- 土默特左旗 24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
- 和林格尔 25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