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、西焦得布山

东焦得布山,又称普陀山;与西焦得布山一样,坐落在玄武岩的盾状高地上。其爆发于70-88万年间,高出地面106.9米,基底南麓比北麓高70米。
山体海拔532米,相对高度101.9米,倾斜角度30度,形如圆形竞技场,中央有略等高的火口壁切成V字形的开口,山顶树木很多。在南部缺损处上能看到红色集块熔岩,容积为0.032立方千米。
西焦得布山爆发于28-34万之间,海拔479.8米,相对高度99.8米。两山的喷发年代跳跃很大,古老的山体至今保留着原始风貌。西焦得布山,又称朝元鼎。其形状很像东焦得布山,容积小为0.012立方千米。基底的东部比西部高60米,东焦得布山是东北斜面喷出;西焦得布山则是东南斜南喷出。
东、西焦得布山相距只有三公里,虽熔岩台地连为一体却隔溪对称而立,遥遥相望,均呈圆顶截锥状。虽不是同年爆发,但人们却习惯称之为姊妹山。
焦得布山长满了药材;相传很多年前,山下的村庄里住着一个采药王,他有一对孪生女儿,大的叫焦得布,小的叫焦德布,不幸,孩子三岁丧母,刁蛮的继母让两个女儿在泪水中泡到了十六岁。就在那年冬天,继母突然得了重病,须用人参配药。两个女儿不记前仇,偷偷进山采药,却没回来。第二天,父亲和乡亲们寻找失踪的女儿,在火山口中,发现了女儿携带的药筐和辛苦采到的一棵粗大的野山参。
父亲拿着山参含着泪,回到家中治好了老伴的病。从此继母深感内疚,每天饭不思觉不睡的拄着拐杖,向着山口喊“得布、德布,回家呀”。有一种鸟也学着“得布、德布”的叫声一直到现在。从此,庄户们就把这两座山叫作焦得布、焦德布山。
- 江汉区 1中山公园
- 江岸区 2吉庆街
- 武汉 3磨山
- 汉阳区 4古琴台
- 武昌区 5武汉东湖海洋世界
- 江汉区 6武汉"二七"纪念馆
- 武昌区 7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
- 黄陂区 8大余湾
- 江汉区 9武汉中山公园
- 黄陂区 10木兰天池
- 江岸区 11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
- 江汉区 12武汉江汉关大楼
- 江夏区 13湖泗瓷窑址群
- 江岸区 14汉口近代建筑群
- 黄陂区 15盘龙城遗址
- 武昌区 16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
- 黄陂区 17云雾山
- 武汉 18九峰国家森林公园
- 武昌区 19湖北省博物馆
- 汉阳区 20月湖
- 武昌区 21武汉长江大桥
- 蔡甸区 22武汉九真山
- 黄陂区 23木兰山
- 江夏区 24槐山矶驳岸
- 黄陂区 25木兰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