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石村遗址

白石村遗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,全国罕见的闹市区发现7000年前的文化遗址。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具有胶东沿海一带文化特征,被命名为“白石文化”。是中国史前海洋文明的重要发源地。研究证明: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距今6000年前就有了文化交流,对朝鲜半岛、日本列岛等也有一定的影响。遗址的发现,证明了烟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,对确立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序列具有重要意义。一期文化填补了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。白石村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白石文化的遗址,2006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- 中文名
- 白石村遗址
- 所在地区
- 山东省烟台市
- 地理位置
- 烟台市芝罘区
- 时 代
- 新石器时代
- 级别批次
-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- 批准单位
- 国务院
- 批准文号
- 国发〔2006〕19号
- 编 号
- 110Ⅰ-110
基本介绍
更令人称奇地是,尽管“烟台先人”跨越海峡的方式尚不得而知,但专家们通过对发掘文物的研究证明: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距今6000年前就有了文化交流,对朝鲜半岛、日本列岛等也有一定的影响。对白石村遗址考察后,中国考古学会“泰斗”、北大博导严文明将其命名为“白石文化”。他认为,在一个城市的闹市区发现7000年前的文化遗址,全国罕见。在白石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、石铲、石网坠、三角足盆形鼎、骨针等器物,具有胶东沿海一带文化特征。骨器的磨制相当精细,骨针已接近后来的钢针,说明当时的打磨和纺织、缝纫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水平。遗址解读
根据发掘情况看,白石村遗址所处时代的人们,其居室属于半地穴式的海草房,他们能够制作各种石器,如有石斧、石镰、石球、石箭头、石磨盘和石磨棒。从出土的石器看:“白石村人”制作器具从选料到成品,都十分用心仔细,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劳动。他们在石器打制和磨光中,不仅对器物的形有充分的认识,而且对各种形式的审美能力也比较强。白石村遗址还出土了许多形式多样且美观的陶器。有钵、罐、三足钵、钵形鼎、筒形罐和斧形鼎等等。从这些陶器看:白石村文化并不落后于半坡文化。筒形罐的设计与制作,尤具明显的地方特色。原始的白石村人制作了许多的骨器,有骨针、骨锥、骨箭头等。古人云:“工之巧,得之于针者大矣”。有了穿孔的针,产生了最早的手工艺品。在考古的价值上,石器的打制洞,骨器的穿孔,都被看作原始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标志。白石村人还利用骨笄与壳器,制成了束发器。这个器具的制作,意义重大。束发可以将头发便于劳动和生活,也改变了原始的容貌。反映了有很强的白石村人爱美、爱装饰之心。这也证明了“人类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,必然需要在精神生活上获得相应的提高”的道理。白石村遗址的发现证明了烟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。其他
2006年6月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(共计1080处)中,烟台白石村占有一席:一、古遗址(共计220处)序号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110 Ⅰ-110 白石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- 南芬区 1大冰沟森林公园
- 西湖区 2本溪东风湖旅游度假村
- 桓仁满族自治 3桓龙湖
- 桓仁满族自治 4大雅河漂流
- 桓仁满族自治 5佛顶山
- 桓仁满族自治 6万乐岛
- 桓仁满族自治 7虎谷峡
- 桓仁满族自治 8奇温园
- 桓仁满族自治 9米仓沟将军墓
- 南芬区 10仙人洞风景区
- 桓仁满族自治 11高俭地山城
- 南芬区 12南天门景区
- 本溪满族自治 13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
- 桓仁满族自治 14五女山
- 桓仁满族自治 15苍龙山原始森林公园
- 桓仁满族自治 16五女山山城
- 桓仁满族自治 17望天洞
- 南芬区 18本溪大峡谷
- 南芬区 19本溪南天门
- 明山区 20鑫丰生态园
- 桓仁满族自治 21下古城子城址
- 南芬区 22本溪市虹鳟鱼良种场
- 南芬区 23滴水壶景区
- 南芬区 24云龙洞风景区
- 南芬区 25本钢露天矿工业度假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