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泉城墙

福泉城墙位于贵州省福泉市城厢镇。
福泉原名“平越”,是贵州开发较早的古州之一,秦汉置县,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始建平越卫土城,并设卫所。明建文三年(1401年)筑为石城。明成化年间(1465-1487年),指挥张能在古城西北开辟了一座小西门,将河流引入城中,称为“小西门水城”,水城河道桥孔上设放置铁闸的闸槽,适时可以开闸放水御敌,并解决人畜用水问题。明万历三十一年(1603),知府杨可陶、指挥奚同柱又在水城外增加了一个外城,长约170米,把河流的一段围进城来,以防止敌人断绝水源。
福泉城墙是明洪武十四年(1381)修建的。起初是一座土城,到了洪武二十四年(1391),便改为石头城。古城墙周长4700米,墙高7米,厚3米。原先有4座石拱的城门,3座月城,即在城门外边还加上一个半“月”形的城墙,以增强防御功能。在每座城门上都建有一座城楼,可登高远眺,互通信息。外城的城墙与原先的古城墙连接成一气,沿着凶岭伸进了河水中,然后,又沿着对岸的山脊,蜿蜒盘旋,而河水则通过城墙脚下的孔道流进了城中。外城的城垣跨河而建,在水中建起了石拱桥。石拱桥一共有3个孔,长25米。为了防止敌人偷袭,在桥孔都安置了铁栅和闸门。外城的城墙上开着一道小门,有路通向城外。在外城中还建起了一道水坝,横跨在河上,坝长43米,宽6米,高2.6米,方便人们行走。在坝下设计了5个泄水孔,水量小的时候,河水从孔道中流过,洪水期间,河水就从坝上翻过。
2001年福泉城墙作为明代的古建筑,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- 乌拉特前旗 1沃野镇故城
- 磴口 2阴山岩画
- 乌拉特中旗 3新忽热古城址
- 临河区 4朔方郡故城
- 乌拉特前旗 5巴彦淖尔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
- 乌拉特后旗 6阴山山脉西段
- 乌拉特后旗 7五彩仙境玛瑙湖
- 杭锦后旗 8走西口-中国民俗第一村
- 乌拉特后旗 9呼吉乐广场公园
- 杭锦后旗 10河套工业旅游景点
- 乌拉特后旗 11大坝口岩画
- 乌拉特后旗 12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
- 乌拉特后旗 13乌拉特后旗地下靶场
- 杭锦后旗 14河套大院
- 乌拉特后旗 15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
- 杭锦后旗 16二道桥胡杨
- 乌拉特后旗 17沙顶湖
- 杭锦后旗 18康尔徕生态园
- 杭锦后旗 19科技文化会展中心
- 乌拉特前旗 20乌梁素海
- 乌拉特后旗 21达拉盖度假村
- 乌拉特后旗 22宝音图风蚀景观
- 杭锦后旗 23奋斗中学
- 乌拉特后旗 24石门天然石景园
- 杭锦后旗 25头道桥旅游度假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