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柄塔

斗柄塔始建于1625年,塔高约20米共七层,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,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的七星岭,此地林密草茂,动植物资源丰富,野生动物有野猪、山鸡、野兔、黄猄、山龟、坡马、日獭、狐狸、松鼠等几十种。
- 中文名称
- 斗柄塔
- 地理位置
-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的七星岭
- 门票价格
- 无需门票
- 修建时间
- 明朝天启五上(公元1625年)
- 野生经济植物
- 仁酸、山姜、山薯、白藤
概况
野生经济植物有仁酸、山姜、山薯、白藤、牛牯大力等好几十种。斗柄塔矗立于七星岭主峰上犹如七星生柄,故得名斗柄塔。历史
斗柄塔是明代礼部尚书王宏诲(定安人)致仕后,以航标和镇妖为目的,邀众并奏请朝迁拨款建塔。此塔造型端庄稳重,雍容大方,踞高挺拔,耸入云霄,气势雄伟壮观。始建至今380多年,历尽沧桑,顶风傲雨,经受无数强台风及雷电袭击,依然巍然屹立,雄视海南惊涛骇流,眺望文北辽阔原野,不仅是海上航运和渔船作业的特殊航标,而且,是研究海南古塔的发展历的可贵的实物资料。结构
斗柄塔建于明朝天启五上(公元1625年), 清朝光绪十三年(公无1887年)重修。塔平面作八角形,共七层,层层收缩递减,砖道以线砖与梭角子砖叠涩出檐,每层有拱门 ,内设螺旋式阶梯104级,拾级可登塔顶。塔高约20米,塔顶葫芦已废。现仅存覆盆,塔基围44.8米,塔身厚3.55米。塔门向西,门额石匾刻有"斗柄塔"三个字。上款刻“明天启五年孟冬月建造”;下款刻“清光绪十三年孟重修”。斗柄塔对望琼州海峡,过去商民船只经过此峡,因无航标,常有遇难,被认为是妖怪作祟。- 翁牛特旗 1红山湖
- 宁城 2打虎石水库
- 洪山区 3赤峰清真北大寺
- 喀喇沁旗 4喀喇沁王府
- 宁城 5龙潭峡
- 宁城 6辽中京遗址
- 林西 7白音长汗遗址
- 林西 8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
- 敖汉旗 9大甸子遗址
- 林西 10乌兰布统草原
- 翁牛特旗 11玉龙沙湖
- 巴林右旗 12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
- 松山区 13尹家店山城遗址
- 喀喇沁旗 14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
- 林西 15青山景区
- 林西 16大井古铜矿遗址
- 敖汉旗 17武安州遗址
- 敖汉旗 18城子山遗址
- 敖汉旗 19草帽山遗址
- 洪山区 20红山公园
- 宁城 21南山根遗址
- 克什克腾旗 22达里诺尔湖
- 敖汉旗 23兴隆沟遗址
- 敖汉旗 24宁昌路遗址
- 敖汉旗 25赵宝沟遗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