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柏院

汉柏院位于岱庙东南隅,院内原有炳灵殿,又有汉柏,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,今称汉柏院。门内巨匾高悬,李铎书“炳灵门”。院中有八角石栏水池,1961年建,可凭栏观赏汉柏翠影,因名影翠池。周围有古柏5株,传为汉武帝东封时所植。如今扭结上耸,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。
- 中文名
- 汉柏院
- 别 名
- 汉柏
- 位 于
- 岱庙东南隅
- 旧 称
- 炳灵宫或东宫
简介
汉柏院位于岱庙东南隅,院内原有炳灵殿,又有汉柏,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,今称汉柏院。门内巨匾高悬,李铎书“炳灵门”。院中有八角石栏水池,1961年建,可凭栏观赏汉柏翠影,因名影翠池。周围有古柏5株,传为汉武帝东封时所植。如今扭结上耸,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。虽已肤剥心枯,却新枝继生。古人誉为“汉柏凌寒”,为泰安八景之一。树下有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张鹏翮题《汉柏诗碣》。汉柏亭
院北部原有炳灵殿,内祀泰山三郎炳灵王。殿毁于1929年,1959年在此建汉碑亭。亭耸立于3层台基上,气势宏敞,内置《汉衡方碑》及汉画像石。1967年撤汉碑易为毛泽东诗词碑,遂改称汉柏亭。登亭可瞻岱宗雄姿,可瞰泰城全貌,可眺徂徕如屏,可观晚霞夕照。讲学旧址
院南部原为北宋学者孙明复、石介讲学旧址,金大定初年曾在此创建鲁两先生祠。1965年建茶室。碑碣
院内存碑碣90块,其中亭台及东墙内嵌70余块。著名的有张衡《四思篇》、曹植《飞龙篇》、陆机《泰山吟》、米芾《第一山》、乾隆帝《登岱诗》、邓颖超题“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”、朱德诗碑、陈毅诗碑及刘海粟书“汉柏”、舒同书“汉柏凌寒”、沙孟海书“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”等碣。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,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,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(免费)参与修正。立即前往>>- 茄子河区 1茄子河佛宝寺
- 桃山区 2桃山公园
- 桃山区 3万宝山
- 茄子河区 4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
- 桃山区 5桃山水库
- 勃利 6西大圈森林公园
- 桃山区 7万宝湖儿童公园
- 新兴 8群众艺术馆
- 新兴 9八道岗原始社会遗址
- 桃山区 10英伦庄园
- 新兴 11新兴基督教堂
- 勃利 12青松岭森林公园
- 茄子河区 13龙头桥水库
- 勃利 14勃利硅化木群
- 桃山区 15大顶子山古城遗址
- 茄子河区 16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- 勃利 17吉兴河水库
- 勃利 18马鞍山古城址
- 勃利 19勃利密塞
- 勃利 20毛公山
- 勃利 21勃利红星森林公园
- 勃利 22吉兴森林公园
- 勃利 23七台河市博物馆
- 茄子河区 24十二烈士山
- 茄子河区 25倭肯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