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马岭

回马岭位于泰山登山中路的中段,壶天阁之上,中天门之下,海拔800米,现有石坊一座,额刻“回马岭”三字。
泰山上有很多名胜古迹,来历颇为复杂。不过,细细考察一番有关历史,倒也颇有意思。回马岭古名石关、瑞仙岩,这里山-复,峰回路转,景色十分优美。现有石坊一座,额刻“回马岭”三字,东西崖勒刻清乾隆帝爱新觉罗?弘历《回马岭》诗三首,是泰山风景区著名景点。
关于这“回马岭”之名的来历,历来众说纷纭,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。最主要的有三种说法。
宋真宗赵恒回马说流传最广,与清乾隆在乾隆十三年(1748年)登泰山时在此赋诗题刻有关:“瞳日照紫芙蕖,石登盘行路转徐,传是真宗回马处,当年来为奠天书。”至今摩崖石刻仍保存完好。可是,从历史记录来看,宋真宗赵恒来泰山封禅并不是骑马上山的。
宋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立于泰山脚下岱庙的《宋真宗封祀坛碑》中记述:“上乃乘轻舆,陟绝嗽,脐日观,出天门。”
这里的登山是指攀盘道石阶,“轻舆”应是指山轿而不是马车,也就谈不上回马。明萧协中著《泰山小史》(1932年版)和1986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泰山导游》认为,“回马岭”之名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(公元725年)骑马登封泰山时,至此山势高峻陡拔,马不能上而得名。还有人认为,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中元元年(公元56年)登封泰山时,在此回马,遗名“回马岭”。
壶天阁位于泰山中路回马岭下,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,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壶天阁,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,1979年重建0。壶天阁跨盘道而建,为城门楼式。门洞上镶石匾额“壶天阁”,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。
- 玄武区 1美龄宫
- 建邺区 2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
- 玄武区 3红山森林动物园
- 秦淮区 4夫子庙秦淮风光带
- 高淳 5游子山
- 高淳 6游子山风景区
- 玄武区 7南京毗卢寺
- 玄武区 8南京城墙
- 秦淮区 9南京瞻园
- 玄武区 10太平天国天王府
- 栖霞区 11南京长江二桥
- 浦口区 12吴武状公祠门楼
- 玄武区 13灵谷寺无梁殿
- 栖霞区 14仙鹤观六朝墓地
- 鼓楼区 15龙江宝船厂遗址
- 浦口区 16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“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”
- 浦口区 17求雨山文化园
- 溧水 18古蒲塘桥
- 浦口区 19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
- 浦口区 20六角井
- 秦淮区 21明古城墙
- 栖霞区 22燕子矶
- 浦口区 23老山国家森林公园
- 浦口区 24双井
- 江宁区 25杨柳村古建筑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