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平故城
安平城近似长方形,唯东南角向内凹进,南北长约2000米,东西宽约1800米,总面积达3.6平方公里。1973年和1981年,省考古部门先后对安平故城进行了两次普查,发现城垣大部分夷为平地,仅东北角稍有残存,高出地面2米,长约50米,系夯土建造,夯层厚20厘米,夯窝直径5.5厘米。安平故城遗址,1984年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- 中文名
- 安平故城
- 类 型
- 古建筑
- 地 址
- 安平
- 时 代
- 西周
安平简介
又名酅城、石槽城,位于临淄区皇城乡皇城村东南部。遗址南北2000米,东西1800米,面积3.6平方公里,基本呈长方形,唯东南角向内凹进。? 春秋早期,安平城为纪国的酅邑,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载:“哀公时纪侯谮之周,周烹哀公”。襄公时,“伐纪,纪迁去其邑”,纪季以酅入于齐,齐改酅邑为安平。战国时,田单封安平君,即此。秦灭齐后,改为东安平县,属齐郡。1973年、1981年两次全省文物普查发现,城垣大部夷为平地,仅东北角稍有残存,高出地面2米,长50米。系夯土建筑,夯层厚20厘米,夯窝直径5.5厘米。当地群众曾在遗址东部挖出石基;在田单墓东南挖出汉瓦,上有花纹,长约1米,发现漏孔陶井圈,直径1米,高0.6米,还曾出土过青铜器。安平故城今地表多为汉代遗迹,并于1984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发展历史
安平故城西周时期称酅(xī)邑,属姜姓国家、立国于今寿光南部的纪国管辖,与齐国毗邻。按理纪齐两国应该和睦相处,引以为盟友。但终有一天,纪侯在周天子面前说了齐哀公的坏话,周王一气之下,把齐哀公给烹杀了,从此两国结下了仇恨。齐国在文公、成公、庄公和僖公之前,一直内乱不息,国力较弱,虽有报仇之心,却无报仇之力。后来,纪国因腐败而衰弱了。齐国逐渐强大起来。齐襄公即位后的第三年,即公元前695年,齐国发兵攻打纪国,纪国遂向鲁国求救。鲁桓公积极出面调解,敌对情绪虽稍有缓解,然而齐国灭掉纪国的念头却一直未泯。两年以后,即公元前693年,齐襄公再次打着替九世祖齐哀公报仇雪恨的旗号,兴兵伐纪,一度占领了纪国三城,移其民而夺其地。齐襄公七年 (公元前 691年)秋,齐国发兵吞并纪国,纪季在无奈中把酅邑献给了齐国。战国时,齐国将酅邑改称安平。后田单封安平君,即此。秦灭齐后,改为东安平县,属齐郡。有关景点
安平故城附近有田单墓,其墓位于临淄区皇城镇皇城营村东南约700米、石槽村西约500米处。墓高约7米,南北长约26米,东西长约25米,并立有“田单墓”保护标志石碑。田单为齐襄王相,战国末期临淄人,家住安平城,是齐湣王的远族,为管理临淄市场的小官吏。他资历浅、爵位低、名气小,不被人了解、重视。公元前284年,齐湣王在位,燕国大将乐毅率燕、秦、赵、韩、魏五国大军浩浩荡荡攻打齐国,势如破竹。一向刚愎自用、暴虐无道的齐湣王,在失国后先后奔卫、投邹和鲁,皆不被收留,最后又回到莒地。田单和他的家族在逃亡中,截短车轴头,并裹以铁皮,使车窄而灵活,顺利逃到了即墨。他在即墨,团结齐人,鼓励大家坚守城池抗燕,又用火牛阵大败燕军,迅速收复了齐国失地,田单因复国功大,被封为安平君。田单死后,被埋葬在安平故城。秦灭齐后,改为东安平县,属齐郡。另有纪季墓在今临淄区皇城镇郑家六端村中。清乾隆时,有纪季石碑,现夷为平地,碑碣无存;安平故城东有一古墓,当地群众也传为纪季墓。- 集安 1丸都山故城
- 柳河 2罗通山城
- 集安 3集安洞沟古墓群
- 东昌区 4万发拨子遗址
- 通化县 5自安山城
- 梅河口 6辉发河上游石棚墓
- 集安 7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
- 集安 8云峰湖旅游度假区
- 集安 9好太王碑
- 集安 10东方第一金字塔--将军坟
- 辉南 11吊水壶瀑布
- 集安 12高句丽文物古迹
- 辉南 13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
- 梅河口 14磨盘湖风景区
- 梅河口 15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
- 集安 16古墓壁画
- 集安 17老虎哨清水山庄旅游度假区
- 柳河 18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
- 辉南 19龙湾国家级森林公园
- 东昌区 20杨靖宇烈士陵园
- 集安 21高句丽王城、王陵及贵族墓葬
- 集安 22老虎哨电站
- 集安 23鸭绿江国境旅游区
- 集安 24集安博物馆
- 东昌区 25千叶湖风景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