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岩

碧岩位于罗源湾内碧里村双贵山(亦称弥陀山)上。据记载,宋景德年间(1004~1007年)开始辟为景点,在岩洞中修建碧岩庵,明、清两代都对其修缮和改造过。1979年后,在洞顶及周围山体植树造林,保护水土,绿化环境。
碧岩位于罗源湾内碧里村双贵山(亦称弥陀山)上。沿山而上,山腰迎面挡一巨石,形似青蛙,游人必须侧身而入。再穿过另一洞口,岩巨石突兀而起,高近百米,势欲撑天,其中天然洞室,宏敞幽藏,洞高30米,宽650平方米。与碧岩相峙者为卧虎山,状似卧虎观潮。两山对立,俨如巨兽镇海疆。登卧虎山颠,俯瞰碧岩,酷似巨狮奋鬣张口怒吼;周围岗峦起伏,怪石嶙峋,绿树峥嵘,流水潺潺。洞中有留米石、金鸡笼、“回仙岩”石纹以及倒生的悬藤等“六奇”。清泉从洞顶滴沥而下,昼夜不绝,迎风飘坠,抛洒似珠,如同雪花纷飞,古谓“碧岩飞雪”,列邑内八景之一。洞顶正中石缝一藤倒悬,卷枝垂干,已历500多载四季不凋,生机勃勃,九月间开白花,迄今种属未明,俗称“千叶宝莲花”。据记载,宋景德年间(1004~1007年)开始辟为景点,先后在岩洞中建碧岩庵,铺设上山石级,在青蛙石洞口设置石桌、石凳。明代重修碧岩庵。清道光后仿明式修缮,改称碧岩寺。清同治二年(1863年)重建,系土木结构,单檐硬山顶,面积164平方米,风格古朴,造型大方。岩洞壁中嵌佛象,左上方建1座7层佛塔。1979年后陆续修复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被破坏的佛像,整修登山石径,并在洞顶及周围山体植树造林,保护水土,绿化环境。
- 中文名称
- 碧岩
- 地理位置
- 罗源湾内碧里村双贵山
- 门票价格
- 免费
- 著名景点
- 留米石
碧岩位于罗源湾内碧里村双贵山(亦称弥陀山)上。沿山而上,山腰迎面挡一巨石,形似青蛙,游人必须侧身而入。再穿过另一洞口,岩巨石突兀而起,高近百米,势欲撑天,其中天然洞室,宏敞幽藏,洞高30米,宽650平方米。与碧岩相峙者为卧虎山,状似卧虎观潮。两山对立,俨如巨兽镇海疆。登卧虎山颠,俯瞰碧岩,酷似巨狮奋鬣张口怒吼;周围岗峦起伏,怪石嶙峋,绿树峥嵘,流水潺潺。洞中有留米石、金鸡笼、“回仙岩”石纹以及倒生的悬藤等“六奇”。清泉从洞顶滴沥而下,昼夜不绝,迎风飘坠,抛洒似珠,如同雪花纷飞,古谓“碧岩飞雪”,列邑内八景之一。洞顶正中石缝一藤倒悬,卷枝垂干,已历500多载四季不凋,生机勃勃,九月间开白花,迄今种属未明,俗称“千叶宝莲花”。据记载,宋景德年间(1004~1007年)开始辟为景点,先后在岩洞中建碧岩庵,铺设上山石级,在青蛙石洞口设置石桌、石凳。明代重修碧岩庵。清道光后仿明式修缮,改称碧岩寺。清同治二年(1863年)重建,系土木结构,单檐硬山顶,面积164平方米,风格古朴,造型大方。岩洞壁中嵌佛象,左上方建1座7层佛塔。1979年后陆续修复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被破坏的佛像,整修登山石径,并在洞顶及周围山体植树造林,保护水土,绿化环境。
- 江汉区 1中山公园
- 江岸区 2吉庆街
- 武汉 3磨山
- 汉阳区 4古琴台
- 武昌区 5武汉东湖海洋世界
- 江汉区 6武汉"二七"纪念馆
- 黄陂区 7大余湾
- 武昌区 8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
- 江汉区 9武汉中山公园
- 黄陂区 10木兰天池
- 江岸区 11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
- 江汉区 12武汉江汉关大楼
- 江夏区 13湖泗瓷窑址群
- 黄陂区 14盘龙城遗址
- 江岸区 15汉口近代建筑群
- 武昌区 16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
- 黄陂区 17云雾山
- 武汉 18九峰国家森林公园
- 汉阳区 19月湖
- 武昌区 20湖北省博物馆
- 武昌区 21武汉长江大桥
- 蔡甸区 22武汉九真山
- 黄陂区 23木兰山
- 江夏区 24槐山矶驳岸
- 黄陂区 25木兰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