瞻山
瞻山,被《大清一统志》誉为“挺然秀峙”,位于嵊州市西北十五公里的廿八都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。辟有瞻仰轩、洞天福地、洞天阁、灵峰台、瞻山亭等景点。古松掩映左右,怪石矗立山尖,一条清且涟漪的涤巾古涧环绕山脚,蜿蜒流过。真是仙家境地,人间福地!
- 中文名
- 瞻山
- 主要景点
- 山脚廿八都
- 所在地
- 嵊州市
- 记录文献
- 《大清一统志》
景点的布局
瞻山素称剡西第一山,位于崇仁镇廿八都东面,山势奇峻,削尖有山峰直刺云天,故亦称"尖山"。瞻山山清水秀,古松参天,一片苍翠。瞻山脚下,清清的溪水自北向南环山潺潺流过涤巾桥往笔架山汇入剡溪。横跨东西两岸的涤巾桥是进入瞻山风景区的唯一通衢,桥两侧的横栏板上有著名书法家顾庭龙书写的"涤巾桥"、"涤巾古涧"的题字,涤巾古涧的溪水发源在五龙潭白水坑瀑布。相传,东晋诗僧帛道猷曾在溪中洗涤衣巾,故名"涤巾"。跨过"涤巾古涧"桥,信步来到瞻山入口处,昂首瞻望,一座古朴的石牌坊朝南而立,牌坊上书有"名山福地"四个大字。一对石狮子喜滋滋地蹲伏在牌坊两侧,仿佛在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。穿过石牌坊,一条500多级的石阶盘往山顶。拾级而上,两边的古松郁郁葱葱,姹紫嫣红的花草,争奇斗妍,令人一饱眼福。山脚廿八都
在瞻山脚上,有一座村庄叫廿八都,何时、何人在最早这里生活以是无可考证。但有发现印有“太建三年”字样的铭文砖说明至迟在南北朝陈(公元571年)之前就已经有人居住。村中建筑错落有致,有相当多的清代台门建筑。村中还有一座由张氏族人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(公元172)祭祀晋诗僧帛道猷的古刹--瞻山庙,庙内一尊雕神像,古庙和万年戏台经修缮后焕然一新,香火不绝。山腰瞻山亭
半山腰古松华盖的瞻山亭,与漫山遍野的古松相映生辉,游人在这里小憩,品尝嵊州名茶,聆听小鸟啼鸣,喜看松鼠争食,别有一番情趣。当代著名学者朱家晋、黄寿棋等曾在此处留有墨宝和楹联,李希泌撰写的对联:"景色秀奇冠剡西,岗峦起伏环斯亭",书法竟出自一位5岁少女裘乐之手。欣赏这副对联,不难年出李老才气横溢,小姑娘走笔如神,充满秀气,誉为珠联璧合,传为佳话。山顶灵峰台
穿过洞天阁,随蜿蜒的石阶登上山峰,眼前豁然开朗。站在山顶俯瞰四周,群山起伏,村庄星罗棋布,秀丽的景色尽收眼底。只见山北坡陡峭壁立,山东面数百亩桃园含苞待放,可惜不是开花期,若是桃花盛开,则犹如进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。山顶有座灵峰台,台上有巨石两方,一高一低形似纱帽,相传为帛道猷"礼拜石"。另一方是帛师对弈会友的棋盘石,石呈方形,表面黛黑色,平整光沉。这两方巨石重数吨,是天然的,还是人工抬上150米高的山顶的?至今仍是个千古之谜。瞻山更令人称奇的是,漫山遍野要找到一块石块比登山还难呢!- 玄武区 1美龄宫
- 建邺区 2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
- 玄武区 3红山森林动物园
- 秦淮区 4夫子庙秦淮风光带
- 高淳 5游子山
- 高淳 6游子山风景区
- 玄武区 7南京毗卢寺
- 玄武区 8南京城墙
- 秦淮区 9南京瞻园
- 栖霞区 10南京长江二桥
- 玄武区 11太平天国天王府
- 浦口区 12吴武状公祠门楼
- 玄武区 13灵谷寺无梁殿
- 栖霞区 14仙鹤观六朝墓地
- 鼓楼区 15龙江宝船厂遗址
- 浦口区 16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“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”
- 浦口区 17求雨山文化园
- 溧水 18古蒲塘桥
- 浦口区 19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
- 秦淮区 20明古城墙
- 栖霞区 21燕子矶
- 浦口区 22六角井
- 浦口区 23老山国家森林公园
- 浦口区 24双井
- 江宁区 25杨柳村古建筑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