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坦甘德尔敖包

敖包,蒙古语“敖瓦”、“鄂博”,汉意是“堆”的意思,起初是标示道路、方位或境界的标志,通常立在山顶丘陵之高处和风水之地。又引申为“供奉的山岳”,渐渐演变成为祭祀神灵的地方。敖包的种类包括祭祀长生天的祭天敖包,象征山水神灵的神灵敖包,祭祀祖先的氏族部落敖包,纪念英雄人物的纪念敖包,纪念聚会的“胡日呼”敖包,宗教性质的寺庙敖包,显示道路方向地界的标志敖包等等。
敖包,在蒙古人心目中是神圣的,人们在行程中遇见敖包,须下马敬献哈达、美食、香等,以示敬仰。敖包是用石头堆成的圆锥形的实心塔,顶端插上神矛或树枝,系着-小旗或哈达。并非常注意对敖包周围环境的保护,不损一草一木,忌讳动土和乱扔东西。数百年来,当地牧民始终敬仰、供奉着本家族或部落传承的敖包。草原上每年都要举行多层面的敖包社祭活动。
自古以来,蒙古民族通过一年一度隆重祭祀敖包“神灵”的形式,传承和发扬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理念,使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进一步统一规范,人人都把敬畏生命、珍爱生态、和谐自然当作义不容辞的天职。
一般在农历五月十三祭祀敖包,举行祭祀活动之后,进行赛马、摔跤、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男子三项技能比赛。在鄂尔多斯地区敖包通常有独立敖包和十三敖包之分。蒙古族自古以来崇尚十三,把十三看作是吉祥之数。
所以每年农历五月十三,在成吉思汗陵宫东南侧的甘德尔敖包,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。身穿蒙古袍的当地群众和全国各地的游客虔诚地聚集在敖包周围,在世代守护圣祖成吉思汗陵宫的达尔扈特人那悠长、神秘的颂词声中,开始祭祀活动。2013年6月20日,正逢农历五月十三日,世代祭祀这座敖包的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,扶老携幼,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涌来,把从家中带来的奶制品和其他祭祀供品摆在祭祀台上,然后每家的户主焚香举灯,并在彩色拉链上拴上憧憬美好吉祥的哈达,意味着向敖包神灵报到。
- 南芬区 1大冰沟森林公园
- 西湖区 2本溪东风湖旅游度假村
- 桓仁满族自治 3桓龙湖
- 桓仁满族自治 4大雅河漂流
- 桓仁满族自治 5佛顶山
- 桓仁满族自治 6万乐岛
- 桓仁满族自治 7虎谷峡
- 桓仁满族自治 8奇温园
- 桓仁满族自治 9米仓沟将军墓
- 南芬区 10仙人洞风景区
- 桓仁满族自治 11高俭地山城
- 南芬区 12南天门景区
- 本溪满族自治 13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
- 桓仁满族自治 14五女山
- 桓仁满族自治 15苍龙山原始森林公园
- 桓仁满族自治 16五女山山城
- 桓仁满族自治 17望天洞
- 南芬区 18本溪大峡谷
- 南芬区 19本溪南天门
- 明山区 20鑫丰生态园
- 桓仁满族自治 21下古城子城址
- 南芬区 22本溪市虹鳟鱼良种场
- 南芬区 23滴水壶景区
- 南芬区 24云龙洞风景区
- 南芬区 25本钢露天矿工业度假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