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马寺

位于洛阳城东13公里处,号称"中国第一古刹"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兴建的第一座寺院。它建于东汉明帝年间,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。因当年天竺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是以白马驮佛经、佛像来洛传教的,故得名。
白马寺是佛教在辽阔中华大地上兴起的第一座佛教寺院,被佛门弟子公认为"祖庭"和"释源"。在白马寺山门内东侧,有碑亭。高3.50米,宽1.15米。 立于至顺四年(公元1333年)。碑额为篆书,碑文楷书。 文中记述了白马寺的创建和历史沿革。撰文者沙门文才,为我国元代著名华严大师, 曾被元世祖忽必烈敕命为白马寺住持,号"释源宗主"。碑文字体潇洒工丽,丰神秀骨,堪称书法艺术优秀之作。白马寺因此享有独特的地位。著名的白马寺六景是:清凉台、夜半钟、齐云塔、藤兰墓、断文碑、焚经台。
寺院的东南角和西南角,各有一座丘冢,这里安息着摄摩腾、竺法兰两位高僧。寺院内现存有天王殿、大佛殿、大雄殿、接引殿、清凉台等古建筑。
寺院外东南约200米处,有一座高24米的13层密檐式砖塔,玲珑挺拔,古雅秀丽,曰"齐云塔"。此塔初建于后唐,宋代遭毁,金代重修,距今有800年历史。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、金方塔、白马寺塔。据白马寺现存碑刻和某些佛籍载,公元69年,汉明帝敕建佛塔,"芨若岳峙,号曰齐云"。今存之砖塔,实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(1175年)。齐云塔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,也是中原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。游人至此,迎塔击掌,回声婉若蛙鸣,别有一番情趣。
白马寺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"马寺钟声"被列为洛阳"八大景"之一。
白马寺为AAAA级景点白马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- 集安 1丸都山故城
- 柳河 2罗通山城
- 集安 3集安洞沟古墓群
- 东昌区 4万发拨子遗址
- 通化县 5自安山城
- 梅河口 6辉发河上游石棚墓
- 集安 7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
- 集安 8云峰湖旅游度假区
- 集安 9好太王碑
- 集安 10东方第一金字塔--将军坟
- 辉南 11吊水壶瀑布
- 集安 12高句丽文物古迹
- 辉南 13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
- 梅河口 14磨盘湖风景区
- 梅河口 15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
- 集安 16古墓壁画
- 集安 17老虎哨清水山庄旅游度假区
- 柳河 18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
- 辉南 19龙湾国家级森林公园
- 东昌区 20杨靖宇烈士陵园
- 集安 21高句丽王城、王陵及贵族墓葬
- 集安 22老虎哨电站
- 集安 23鸭绿江国境旅游区
- 集安 24集安博物馆
- 东昌区 25千叶湖风景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