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儿滩遗址
古遗址,位于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南侧,东西长约150米,南北宽约80米,是团结村农民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偶然发现的。1983年省文物考古队试掘后,确证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,1986年7月,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- 中文名
- 兔儿滩
- 外文名
- Rabbit Beach
结构
发掘中,清理了圆型土窑一座,直径约80厘米,深40厘米,窑顶及东部已被洪水冲毁,窑底铺有河卵石,窑内有6件未出窑的陶罐和木炭,窑口、火膛、烟囱塌毁不清,还清理出墓葬2处,相隔80厘米,均系土坑葬,墓坑四角呈弧形。一座面部稍被水冲毁,残长270厘米、宽100厘米、深124厘米,内葬1仰身直体成年女性,头向东,下肢小腿被水冲去,随葬器物集中放置在头向的上部,共计11件陶器。另一座长185厘米、宽100厘米、深140厘米,内葬一青年,骨架因碰动显得凌乱,随葬有4个陶罐,放置在头向的上部。景观
从两座墓葬的规模大小、随葬品的多少、葬式的异同等方面研究,兔儿滩遗址具有母系氏族制的特点,氏族成员之间基本没有主从、贵践贫富之分,男女之间基本是平等的,其社会性质应处在血缘关系为纽带、母系为中心的原始氏族公社阶段。从随葬品中未发现石斧、石刀、骨镞、陶纺轮等生产工具和绿松石、串珠等装饰品等方面分析,兔儿滩遗址尚处于半山类型早期,生产水平低下。这次试掘共出土文物25件,其中陶壶8个、陶碗3个、陶罐14个。这些文物大体可分为两类:一类为泥质红陶器,共4件,陶质细腻,呈砖红色,泥条盘筑手制彩绘;一类为加砂粗红陶系,共21件,陶质坚硬火候高,胎壁薄,其中5件带有黑彩。历史
虽然它们的胎质不同,制形各异,但造型均匀对称,饰纹和谐统一,证明属半山型早期,不仅有相对独立的生产部门分工,而且具有感觉来反映自然的高超手工技艺,为研究黄河上游最西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形成和发展,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。- 科尔沁右翼中旗 1吐列毛杜古城遗址
- 扎赉特旗 2金界壕遗址
- 突泉 3突泉街心公园
- 科尔沁右翼中旗 4黑帝庙遗址
- 扎赉特旗 5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
- 扎赉特旗 6多兰湖公园
- 阿尔山 7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
- 扎赉特旗 8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- 兴安盟 9兴安盟成吉思汗庙
- 扎赉特旗 10杨树沟瀑布
- 科尔沁右翼中旗 11翰嘎利湖度假区
- 扎赉特旗 12喇嘛湾风景
- 科尔沁右翼中旗 13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- 扎赉特旗 14达克图山旅游区
- 科尔沁右翼中旗 15图什业图王府遗址
- 科尔沁右翼中旗 16沙岛湖生态旅游景区
- 扎赉特旗 17人形石
- 突泉 18金界壕
- 突泉 19明星水库风景区
- 科尔沁右翼前旗 20万豪蒙古大营
- 阿尔山 21好森沟景区
- 扎赉特旗 22大小神山
- 突泉 23老头山风景区
- 扎赉特旗 24杏花山旅游景点
- 扎赉特旗 25二龙山龙王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