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龙香科科
《中华本草》:安龙香科科
拼音注音
ān Lónɡ Xiānɡ Kē Kē
别名
里苏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安龙香科科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rcrium anlungense C.Y.Wu et S.Chow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安龙香科科,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或上升,多分枝,细弱弯曲,长60-70cm,被小钩毛。叶柄长3-9mm,被糙伏毛或小钩毛;叶片小,卵圆形或倒圆形,长1.2-3.8cm,宽0.8-2.2cm,上面被贴生的糙伏毛,下面被糙硬毛,先端圆形或钝,基部楔形下延,边缘具波状圆齿或圆齿,侧脉2-3对,与中肋在上面凹陷,下面凸起。穗状花序于分枝上部顶生,由偏于一边、极松散的具2花的轮梓花序所组成;苞片椭圆形至近圆形,长1.5-5mm,宽1.2-3.8mm,具短柄,全级,具缘毛;花梗细,长约2mm,被糙伏毛或小钩毛;花萼钟形,长约5mm,宽约3.5mm,外面在下部沿脉上被疏柔毛,余部有淡黄色腺点,内面在喉部有一环睫毛;花冠白色或淡紫色,外面有白色泡状毛,内面有喉部下方有泡状毛,冠筒长约6mm,唇片长达1cm,与花冠筒成直角伸出,中裂片倒卵状近圆表,宽约3.8mm,侧裂片前对短,长0.7mm,后对较长,长约1mm,常2-3枚发育,黄棕色,具网状纹。花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及云南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微温
功能主治
理气健胃。主消化不良;脘腹胀满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香茅
- 青蒜
- 银鲛
- 蓬蘽
- 五凤朝阳草
- 螃蟹甲
- 五色草
- 乌尼参
- 卡密
- 蟛蜞
- 乌药叶
- 砒霜
- 野灯草
- 云杉球果
- 万年青
- 无尾果
- 破头风
- 野茉莉
- 玉米
- 萍蓬草
- 青酒缸根
- 葡萄根
- 破布叶
- 无莿根
- 野花生
- 飘拂草
- 乌药
- 捆仙丝
- 破骨风
- 洋芋
- 乌龟
- 乌骨麻
- 乌蔹莓五加
- 菩提香
- 玉米黑粉
- 野猪胆
- 玉芙蓉
- 乌骨藤
- 可爱花
- 摇钱树
- 蒲圻贝母
- 炮掌果
- 野核桃油
- 瓶蕨
- 蒲桃根皮
- 通骨消
- 大夜关门
- 铁扇子
- 苦夭
- 多花胡枝子
- 丁公藤
- 阔叶垂头菊
- 鲦鱼
- 苦苣苔
- 青脚莲
- 假茶辣
- 大狗尾草
- 艾叶
- 佛手露
- 多花沿阶草
- 雀头血
- 大狼毒
- 东方狗脊
- 苦苣根
- 假连翘叶
- 鹧鸪脂
- 尖槐藤
- 峨眉耳蕨
- 鱼尾葵根
- 九连灯
- 短瓣花
- 麝香草
- 鸡骨柴叶
- 金发草
- 稻草
- 短穗兔耳草
- 铁轴草
- 铜牛皮
- 当归藤
- 铁角凤尾草
- 戴胜
- 弹裂碎米荠
- 裸柱菊
- 大马蹄蕨
- 蜈蚣
- 雀梅藤根
- 大薸
- 东风橘根
- 对虾壳
- 银兰
- 多蕊蛇菰
- 大石枣
- 东风草
- 青竹标根
- 青皮树
- 胃寒草
- 鞘菝葜
- 阔叶石韦
- 珂
- 野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