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马阴茎
《中华本草》:白马阴茎
拼音注音
Bái Mǎ Yīn Jīnɡ
别名
白马茎。
英文名
Horse penis
出处
出自1.《纲目》。2.《雷公炮炙论》:白马茎要马无病,嫩身如银,春收者最妙。3.《本草拾遗》:凡收白马茎,当以游牝时力势正强者,生取得力良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采收和储藏:宰杀雄马后,割下外生殖器,剔除残肉及脂肪,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晾干。
原形态
马,体格高大,骨骼肌发达,四肢强颈有力。体高1.27-1.60m,体重225-773kg。雌雄差异很大。马头面部狭长,耳小而尖,直立。鼻宽,眼大。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,具有长毛即鬃毛。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。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,毛部也有长的鬃毛。我国马的品种较多,有蒙古、河曲、伊犁、三河、黑河等种,因品种不同,身体大小、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、花毛、黑毛、栗毛等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马属草原动物,善奔驰,草食。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
性味
味甘;咸;性温
炮制
《雷公炮炙论》:(白马茎),临用时以铜刀劈破作七片,将生羊血拌蒸半日,出晒干,以粗布拭上皮,并干羊血了,细锉用也。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补肾阳;益精气。主肾虚阳痿;精亏不育;虚弱赢弱
用法用量
内服:入丸剂,6-9g。
注意
《本草经疏》:凡阴虚火盛者不得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经疏》:马阴茎,察其功用,气平应作温,非甘温则不主伤中脉绝,以甘能补血脉,温能通经络故耳。阳衰则阴不起,而生长之道绝,咸温走下焦,补助真阳,则阴自起而精自暖,故能令人有子也。气属阳,阳得补,故能益气;肾藏志,肾气足,故能强志;甘温补血脉而助真气,故又能长肌肉肥健也。2.《本经》:主伤中脉绝,阴不起。强志益气,长肌肉,肥健,生子。3.《别录》:主小儿惊痫。4.《药性论》:主男子阴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白马阴茎
拼音注音
Bái Mǎ Yīn Jīnɡ
别名
白马茎(《本经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详"马肉"条。
性味
甘咸,温。
①《本经》:"味咸,平。"
②《别录》:"甘,无毒。"
③《本草经疏》:"甘咸,温。"
炮制
《雷公炮炙论》:"(白马茎),临用时以铜刀劈破作七片,将生羊血拌蒸半日,出晒干,以粗布拭上皮,并干羊血了,细锉用也。"
功能主治
补肾益气。治阳痿精衰,虚弱羸瘦。
①《本经》:"主伤中脉绝,阴不起。强志益气,长肌肉,肥健,生子。"
②《别录》:"主小儿惊痫。"
③《药性论》:"主男子阴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入丸剂。
注意
《本草经疏》:"凡阴虚火盛者不得服。"
复方
益丈夫阴气:白马茎,阴干者,末,和苁蓉蜜丸,空心酒下四十丸,日再,百日见效。(孟诜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豆
- 白蓝翠雀花
- 白草
- 白金古榄
- 白透骨消
- 百日草
- 白饭树根
- 白辣蓼
- 白鸭肉
- 白茅针
- 白车轴草
- 白附子
- 白饭树
- 笔罗子
- 稗根苗
- 百部还魂
- 白鹇
- 白马骨根
- 白鲜皮
- 白蔻
- 百合花
- 白颖苔草
- 白郎花
- 白马鬃铃花
- 篦梳剑
- 白苏子油
- 白饭树叶
- 云锦杜鹃
- 白铃子
- 百合
- 白藨
- 白蔹子
- 白薯莨
- 白苏叶
- 白蜡树叶
- 百足藤
- 稗米
- 白鹤藤
- 白菊花根
- 百草霜
- 白补药
- 萱草
- 药王茶
- 优若藜
- 白饭豆
- 白荷花露
- 圆叶母草
- 细果角茴香
- 兖州卷柏
- 夜吹箫
- 相思子
- 轮叶景天
- 甜茶
- 牛尾泡
- 钮子七
- 香蕈
- 蓝叶棵
- 枝儿条
- 藓生马先蒿
- 羊黄
- 龙胆草
- 狼膏
- 羊心
- 叶象花
- 圆柏果
- 柞木枝
- 羊蹄甲
- 狼把草根
- 小叶蛇总管
- 夜关门
- 芸香
- 圆叶南蛇藤根
- 小伸筋草
- 圆叶白杨树
- 圆叶乌头
- 小果千金榆
- 羊毛草根
- 岩五加
- 岩藿香
- 细叶桉
- 小果倒地铃
- 莺
- 萝芙木茎叶
- 獭肝
- 小梾木
- 牛耳大黄
- 鹿衔草
- 莲座蓟
- 小果野葡萄
- 小柳拐
- 龙爪菜
- 见血飞
- 白鹤藤根
- 白菖
- 翼梗獐牙菜
- 百合子
- 白鱼尾果
- 羊角棉
- 羽裂盾蕨
- 芸薹子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