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香露
《中华本草》:丁香露
拼音注音
Dīnɡ Xiānɡ Lù
英文名
Liquid distilled from clove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zygium aromaticum(L.) Merr.Et Perry
原形态
丁香,常绿乔木,高达10米。叶对生;叶柄明显;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,长5-10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,全缘。花芳香,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,花径约6mm;花萼肥厚,绿色后转紫色,长管状,先端4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白色,稍带淡紫,短管伏,4裂;雄蕊多数,花药纵裂;子房下位,与萼管合生,花柱粗厚,柱头不明显。浆果红棕色,长方椭圆形,长1-1.5cm,直径5-8mm,先端宿存萼片。种子长方形。
性味
味微辛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温胃止痛;理气止痛。主寒僻;胃痛
用法用量
内服:隔水炖温饮,30-6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丁香露
拼音注音
Dīnɡ Xiānɡ Lù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。
性味
气烈,味微辛。
功能主治
治寒澼,胃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隔水炖温饮1~2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网脉橐吾
- 一点红
- 冬青子
- 大一面锣
- 单肾草
- 瓦松
- 青麸杨根
- 青蟹
- 苦葵鸦葱
- 鸜雉
- 青粱米
- 青羊胆
- 大叶黄杨叶
- 大叶桉叶
- 一匹绸
- 大叶樟
- 野苋菜
- 冬凌草
- 一扫光
- 大苞寄生
- 鸲鹆
- 青海鸢尾子
- 九节风
- 竹叶艾
- 剑叶铁树叶
- 卷丝苦苣苔
- 贴生石韦
- 豆渣树
- 铁灯台
- 惊风草
- 橘饼
- 蒺藜根
- 鹰骨
- 铁华粉
- 剑麻
- 挖耳草
- 走马胎叶
- 荚果蕨贯众
- 鳣鱼肝
- 蛇根草
- 艾虎
- 鸢油
- 鸭跖草
- 鹅肠菜
- 预知子
- 鹅首马先蒿
- 竹柏根
- 阿魏
- 剪红纱花
- 鸭舌头
- 鞑新菊
- 肚拉
- 竹荪
- 鱼藤
- 短毛熊巴掌
- 竹蠹虫
- 迭裂黄堇
- 盾果草
- 鹅涎
- 暗鳞鳞毛蕨
- 瘴气藤
- 二郎剑
- 荡皮参
- 豆包菌
- 鹅脚板根
- 钝齿铃子香
- 盾叶莓
- 通泉草
- 鸡肠狼毒
- 鸡枞
- 铜钱麻黄
- 铁锈
- 铁藤根
- 荚囊蕨
- 铁藤
- 姜皮
- 酸藤木
- 马蹄荷根
- 橘红
- 竹节海棠
- 多花景天三七
- 苦瓜子
- 蛇附子
- 蕨菜
- 鸡肚肠草
- 通花花
- 金慈姑
- 通天蜡烛
- 檵花叶
- 金丝藤
- 铁脚草
- 金果榄
- 吉丁虫
- 苏铁
- 绳藻
- 粟米草
- 石黄连
- 苏头
- 苏铁根
- 鹈鹕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