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鳗头
《中华本草》:海鳗头
拼音注音
Hǎi Mán Tóu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头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raenesox cinereus(Forskal)采收和储藏:捕后,剁下头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海鳗,体长圆筒形,后部侧扁。一般体长50cm以上,大者长100cm以上重达10-20kg以上。头尖长。吻突出,尖端下突如小钩状。眼大,近圆形,眼间隔微隆起。鼻孔每侧2个,前鼻孔短管状;后鼻孔圆形,口大,上颌突出,略长于下颌,两颌牙强大而锐利,均为3行,前端均有大型犬牙,上颌有8-16个;下颌为6-7个,下颌外行牙不向外倾斜。犁骨中间一行有10-15个大扁牙,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。鳃孔宽大。肛部位于体中部偏前。体光滑无鳞。侧线孔明显。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前上方。有胸鳍无腹鳍。背、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。体背侧银灰色。大型个体暗褐色。腹侧乳白色。背、臀、尾鳍边缘均黑色,胸鳍灰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,一般水深50-80m。食性贪,常以虾、蟹、鱼类及头足类为食。产卵期在4-7月;南海于6-7月,怀卵量100万万粒,卵球形,径1.6-1.7mm。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。有季节性回游,如福建、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;秋冬南下越冬。资源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。
功能主治
散风止痛;生肌敛疮。主妇产后头风;头晕;中风头痛;外阴溃疡久不收口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-2个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,研末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海莲果
- 狐肠
- 海红
- 海蜇皮
- 海人草
- 火殃簕
- 锡
- 滑叶跌打
- 河乌
- 象皮
- 化香树
- 海蛤壳
- 灰毛婆婆纳
- 候风藤
- 湖北楤木
- 锈毛络石
- 西南槐树
- 猴骨
- 山荔枝果
- 海决明
- 海蟑螂
- 海门冬
- 海鲶
- 狐心
- 湖北地黄
- 桦褶孔
- 海南粗榧
- 海龙
- 海狸香
- 海马
- 海螺厣
- 火把花
- 海仙人掌
- 回回蒜
- 厚朴
- 狐肝
- 湖北麦冬
- 厚皮香
- 海菜
- 滑石粉
- 回阳生
- 华南鳞盖蕨
- 核桃叶
- 华中瘤足蕨
- 合树菌
- 槐花
- 厚壳树
- 海柏
- 海螺壳
- 猴樟
- 猴樟果
- 核子木
- 草龙
- 西南毛莨
- 臭樟
- 粗茎罗锅底
- 小丁香
- 小黄鼠狼
- 莕菜
- 羊角桃
- 绣球防风
- 旋花苗
- 羊骨
- 小地松
- 小齿锥花
- 川莓
- 小麦
- 秤钩风
- 新疆香堇
- 川白苞芹
- 序梗女贞
- 溪荪
- 新疆藜芦
- 芫花
- 狭果茶藨
- 香菊
- 仙顶梨
- 小球藻
- 牛扁
- 牛筋
- 细叶桉叶
- 胭木
- 圆叶锦葵
- 香胶木根皮
- 牛腰子果
- 夏至草
- 辣蓼
- 鲤鱼脂
- 香港四照花果
- 雄黄豆
- 悬钩子
- 小黄泡
- 篦齿蒿
- 小青藤香
- 仙鹤草根芽
- 姜黄
- 小金发藓
- 小鱼仙草
- 向日葵花托
- 焮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