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穗石蕊
《中华本草》:黑穗石蕊
拼音注音
Hēi Suì Shí Ruǐ
别名
大白树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蕊科植物黑穗石蕊的枝状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adonia amaurocraea (Flk.) Schaer.[Capitularia amaurocraea Fik.]采收和储藏:四季可采,除去杂质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初生地衣体鳞叶状,早期消失。果柄为等长二叉状或假轴型分枝,枝腋间有穿孔,枝顶端呈暗褐色,有时扩大成不完全杯状体,杯缘生有芒刺或再生新果柄,杯底有穿孔或无孔,无杯的果柄顶端生有2-4个钩状小刺。分枝圆柱形,较粗壮,中空,高6-10cm,粗0.5-2mm。表面呈灰绿色、橄榄绿色或灰黄色,无光泽。皮层连续,平滑或有龟裂。无粉芽、裂芽及鳞叶。子囊盘盾状,淡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阴湿的树林中及高山苔原带的地上、岩石苔藓层上以及腐木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陕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果柄灌丛状,长8-10cm,黄绿色、灰黄色至灰绿色,等长二叉或假轴分枝,枝腋有穿孔,顶端渐尖,簇生暗褐色小刺,或顶端扩大成杯状体,杯缘锐裂。
性味
苦;性凉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祛风止痛。主偏;正头痛;头晕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亮叶冬青根
- 六大天王
- 腐婢根
- 黄瓜仁草
- 六月合
- 鬼臼
- 红骨参
- 沙漏芦
- 黑沙蒿
- 四方拳草
- 芦根
- 拟缺香茶菜
- 梳篦叶
- 南瓜
- 刀豆
- 黑骨头
- 大白杜鹃
- 自消容根
- 四季青
- 五月茶
- 柠檬桉
- 大脖子药
- 蝮蛇
- 芜荑
- 苦豆子
- 大茶根
- 蛇婆子
- 功劳木
- 金丝桃果
- 水伤药
- 剪夏萝
- 黄花鸢尾
- 急性子
- 赛金刚
- 诃子核
- 疔毒草
- 土红苓
- 浙江铃子香
- 天青地白
- 芦山藤
- 芦子藤
- 红萆薢
- 胡桃枝
- 两面刺
- 临时救
- 南方露珠草
- 里白
- 小婆婆纳
- 岩山枝
- 小毛蓼
- 辣木通
- 小叶桑根
- 岩石羊
- 奶浆果
- 糯米藤
- 羊肚菌
- 绿叶五味子
- 牛肝菌
- 小叶买麻藤
- 两栖蓼
- 裸茎千里光
- 小洋紫苏
- 小叶地不容
- 綟木
- 亮叶桦皮
- 亚婆潮
- 胡桃青皮
- 羊角参
- 红豆蔻
- 细叶卷柏
- 红黑二丸
- 细柄薯蓣
- 红鸡踢香
- 小果白刺
- 南沙参
- 药绿柴
- 小红苏
- 白皮
- 太白韭
- 驴脂
- 两面针
- 沼泽念珠藻
- 牛尾参
- 鱼翅
- 胭脂木
- 白花丁香
- 白绿叶
- 羊脑
- 两头尖
- 猪毛蕨
- 叶底珠
- 牛耳岩白菜
- 白云瓜皮
- 云雾七
- 南木香
- 细香葱
- 两面青
- 芋梗
- 细枝柃
- 罗布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