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地榆
《中华本草》:红地榆
拼音注音
Hónɡ Dì Yú
别名
长柔毛委陵菜、小天青、翻白叶、小管仲、地蜂。
英文名
root of Griffith Cinquefoil.
出处
始载于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柔毛委陵菜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fentilla griffithii Hook.f.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除去茎叶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柔毛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,高10-60cm。根粗壮,圆柱形,有时侧根较多。花茎直立或上升,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。基生叶羽状复叶,小叶2-3对,常对生,稀下部小叶互生;叶柄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;小叶无柄或近无柄;托叶膜质,褐色,外被长柔毛或脱落近无毛;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0.5-3cm,宽0.5-1.5cm,先端圆钝,稀急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缺刻状锯齿。上面被伏生疏柔毛,下面被白色绒毛及柔毛,沿脉密生长柔毛;茎生羽状5小叶或掌状3小叶,形状与基生小叶相似,托叶草质,边缘齿牙分裂或全缘。花两性;聚伞状伞房花序,花少疏散;花直径1.5-2.5cm;萼片5,三角卵圆形,先端渐尖或急尖,副萼片5,披针形、长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比萼片短或近等长,外面被疏柔毛或白色绒毛;花瓣5,倒卵形,称端下凹,比萼片长1-2倍,黄色,稀白色;花柱近顶生。瘦果光滑。花、果期5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3600m的荒地、山坡草地、林缘及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。
性味
涩;微苦;温
归经
脾;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涩汤止痢,止带。主痢疾,白带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清热活血、行气止痛、收敛止血的功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地榆
来源
蔷薇科红地榆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. f.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。
性味
涩,温。
功能主治
收敛,止泻。主治红白痢疾,白带。
用法用量
1~2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瑞木
- 禾秆蹄盖蕨
- 红接骨草
- 紫背草根
- 对叶林根
- 浮尸草
- 猪肠
- 全光菊
- 倒钩刺
- 凤凰衣
- 滇白芷果
- 榕树叶
- 芒萁
- 杯菊
- 柏树
- 枫杨
- 山菠萝根
- 乌苏里瓦韦
- 紫背绿
- 刀豆壳
- 软骨藻
- 东方荚果蕨
- 紫薇根
- 地皮风
- 五星蒿
- 丰花草
- 赤楠
- 长叶竹根七
- 扶桑花
- 长果荜茇
- 福建排草
- 长管香茶菜
- 浮海石
- 方解石
- 佛指甲
- 凤丫草
- 凤眼果树皮
- 凤眼果根
- 凫肉
- 榧花
- 凤庆鸡血藤
- 分枝火绒草
- 凤眼果
- 番荔枝根
- 方叶五月茶
- 梵天花
- 梵天花根
- 榛蘑
- 棕叶芦
- 紫萁
- 番泻叶
- 紫薇叶
- 番红花
- 粘鱼须
- 车桑仔根
- 车桑子根
- 佛葵
- 番石榴叶
- 长盖铁线蕨
- 陈壶卢瓢
- 粽巴叶
- 紫背草
- 佛手花
- 番石榴根
- 凤仙花
- 车桑子叶
- 紫茎牙痛草
- 醋林子
- 大黑头草
- 乌桕叶
- 假报春花
- 白绒草
- 五除叶
- 铁罗伞
- 枫荷梨
- 马尾连
- 番薯
- 人参叶
- 杜衡
- 乌贼鱼腹中墨
- 扶芳藤
- 断肠草
- 茉莉叶
- 兜冠黄共享
- 杜鹃花果实
- 毒蛆草
- 凤凰毛
- 五桠果
- 牌楼七
- 番石榴皮
- 紫葛
- 长圆叶梾木枝叶
- 紫花景天
- 赤车使者
- 陈冬菜卤汁
- 长梗排草
- 紫草
- 山鸡蛋
- 软枣子
- 山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