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毛叶马蹄香
《中华本草》:红毛叶马蹄香
拼音注音
Hónɡ Máo Yè Mǎ Tí Xiānɡ
别名
兔耳风、毛叶马蹄香
英文名
Root of Elegant Ainsliaea
出处
始载于《云南药用植物名录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红毛叶马蹄香的根及根茎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insliaea elegans Hems I Var strigosa Mattf采收和储藏:根及根茎全年均可采,切片晒干。叶夏、秋季采摘,晒干。
原形态
红毛地马蹄香 多年生草本,高30-60cm。根茎短,须根多数。叶基生;叶柄长10-20cm;叶卵状披针形,稍革质,长5-15cm,宽4-9cm,先端圆或渐尖,基部浅心形,边缘密被棕黄色糙伏毛且有小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密生白色厚绵毛。茎茎直立,紫红色,生棕黄色糙伏毛,后期倍薄;头状花骗子多数密集成复总状;花序梗细;总苞片数层,复瓦状排列,干膜质,外层稍小;每个头状花序约有2-小花,下垂;花冠白色,5深裂。瘦果长约4mm,具柔毛;冠毛污白色,羽状,长约5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一石缝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化痰;祛风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肺热咳嗽;风湿盖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;或浸酒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:用于小儿肺炎、消化不良、风湿痛、跌打损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木香
- 红牛皮菜
- 红毛悬钩子
- 红毛毡
- 红皮
- 瓠子子
- 红头翁
- 红刺藤
- 红叶藤
- 盒子草
- 红枫荷
- 红管药
- 红叶木姜子根
- 红三七
- 红曲
- 红楠
- 红母鸡草
- 红毒茴
- 红毛对筋草
- 红头小仙
- 红旱莲
- 红白二丸果
- 红半边莲
- 红娘子
- 红母猪藤
- 红毛七
- 红山药
- 红果冬青
- 红果冬青根
- 红粘谷子
- 红升麻根
- 红树皮
- 红毛鸡
- 红粘谷
- 红树叶
- 红椽木子
- 红橡木子
- 红筷子冠毛
- 红粉
- 画眉草
- 红子仔
- 红木子
- 红直獐牙菜
- 红叶铁线莲
- 红毛野海棠
- 红子根
- 红沙
- 红敷地发
- 红瑞木果
- 红果楠
- 红毛菍
- 红根草
- 红椿
- 红毛走马胎
- 红云草
- 红杉皮
- 红果参
- 红石耳
- 红毛蛇
- 红直当药
- 红升丹
- 红田乌草
- 红皮云杉
- 红杉
- 红叶树
- 红升麻
- 红穿破石
- 红簕钩
- 红筷子
- 红树果
- 红楤木
- 红叶树子
- 红吹风
- 红川乌
- 红土子
- 瓠子
- 红楠皮
- 红泽兰
- 红头草
- 红小麻
- 红叶甘橿
- 红大戟
- 红椋子
- 红榔木
- 禾虫
- 红厚壳
- 红牛尾七
- 禾叶风毛菊
- 红土子皮
- 红天葵
- 红根
- 红丝线
- 红五加
- 红参
- 红毛草
- 红紫珠
- 红白二丸
- 红梗草
- 红牛毛刺
- 红活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