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叶芸香草
《*辞典》:韭叶芸香草
拼音注音
Jiǔ Yè Yún Xiānɡ Cǎo
别名
野香茅(《广州植物志》),括花草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禾本科》),芸香草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,臭草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。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。夏季割取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60~100厘米,节被白粉色微小毛茸。叶线形,扁平,长30~50厘米,宽4~6毫米,上面基部被微小茸毛;叶鞘无毛,叶舌长2~5毫米,先端钝圆,无毛。伪圆锥花序稍密集,长25~35厘米;总状花序孪生,叉开,长8~18毫米,其下托以长12~15毫米之佛焰苞,穗轴节间长1.5~2毫米,边缘被白色柔毛;无柄小穗长圆状披针形,长3.5~5毫米,基盘具微毛;第一颖先端微呈裂齿状,具2脊,脊之上部具狭翼,脊间生2~4脉,背部扁平,或在下部微呈波皱;第二颖舟形,先端尖,脊上具狭翼,边缘膜质而生小纤毛;第一外稃长圆状披针形,约较颖短1/4,先端尖,具2脊,边缘具小纤毛;第二外稃极狭,较颖短1/3,顶端具2齿裂;芒从齿间抽出,中部膝曲;无内稃;雄蕊3;有柄小穗长3.5~5毫米,无芒,其柄被白色柔毛。花、果期8~10月。
生境分布
多生长于山坡草地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寒,味辛微苦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山岚瘴气,不服水土,有感冒风寒暑湿,四时不正之气,乍寒乍热,体困酸软,寒热往来,似疟非疟或发瘴疟,胸膈膨胀,饮食无味,肚腹疼痛,呕吐水泻等症。"
②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:"解水毒,治疮毒。"
复方
治伤暑霍乱,呕吐水泻,肚腹疼痛,头疼发热怕冷,或中烟瘴,不服水土:韭叶芸香草一钱,木瓜五分,苍术一钱,陈皮一钱,厚朴一钱,甘草五分,生姜一片。水煎服。忌油荤。(《滇南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糙叶树皮
- 金线兰
- 金纳香
- 金盏草
- 臭藤子
- 金背枇杷
- 金钱草
- 金钱参
- 茶子木花
- 金线草
- 金腰箭
- 金针菜
- 锯齿溪蟹
- 金金棒
- 虫豆
- 金雀儿
- 金老梅根
- 虫蚁菜
- 降香
- 锯齿王根
- 穿心莲
- 金背枇杷花
- 金老梅枝
- 金盏菊根
- 金钗石斛
- 金银忍冬
- 穿山甲
- 锦香草叶
- 金花茶花
- 金龙胆草
- 金钟茵陈
- 苍耳囊虫
- 镜面草
- 金银花露
- 藏报春
- 金线风
- 锦灯笼
- 金锦香
- 金钟花
- 虫豆柴
- 簇生卷耳
- 金背枇杷果
- 金色狗尾草
- 草红藤
- 金边兔耳
- 铰剪藤
- 草果药
- 金背枇杷叶
- 大黑蒿
- 金鸡尾
- 金顶蘑
- 金钗凤尾蕨
- 金雀根
- 金石斛
- 锯鲨肝
- 金钮扣
- 金腰
- 金鱼藤
- 金粉蕨
- 锯齿王
- 金鱼
- 金鸡尾巴草根
- 金鱼藻
- 锯鲨胆
- 金铁锁
- 锦葵
- 金腰子
- 金鸡纳
- 金钗股
- 锦地罗
- 金石溜
- 金腰燕
- 金钗
- 锦鸡儿
- 金腰带
- 锯锯藤
- 锯鲨翅
- 金花菜
- 金雀花
- 金荞麦
- 韭菜
- 金耳环
- 金箔
- 金缕梅
- 金花草
- 金鸡勒
- 金露梅
- 金边龙舌兰
- 丢了棒
- 人参芦
- 葱须
- 蟾舌
- 草蛛
- 粗叶木叶
- 草原老鹳草
- 蟾酥
- 翅茎蜂斗草
- 草木灰
- 糙苏
- 齿叶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