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石溜
《中华本草》:金石溜
拼音注音
Jīn Shí Liū
别名
长叶苎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帚序苎麻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hmeria zollingeriana Wedd.[B.heteroidea B1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达3m。枝条常蔓生,无毛。叶对生或互生;叶柄长2-12cm;叶片卵形或宽卵形,茎上部叶狭卵形或狭椭圆形,长8-17cm,宽4.5-12cm,先端渐尖或呈尾状,基部圆形或浅心形,边缘在基部之上有浅锯齿,上面无毛或近无毛,下面沿脉有疏伏毛;侧脉约3对。雄团伞花序生当年枝下部叶腋,有多数花;苞片狭卵形或钻形。雌团伞花序生当年枝上部叶腋,并多数组成分枝或不分枝的长穗状花序,后者长达50cm;苞片钻形。雄花花被片5,无毛。雄蕊5;退化雌蕊倒圆锥形。雌花花被狭椭圆形或纺锤形,先端有2小齿。柱头长约1mm。瘦果斜宽椭圆球形,光滑。花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1200m的山地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消积。主小儿积食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或炖猪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老梅枝
- 金雀儿
- 金钗
- 金银花露
- 锯齿王根
- 锦鸡儿
- 金腰带
- 金针菜
- 锯锯藤
- 锯鲨翅
- 金花菜
- 金金棒
- 金锦香
- 金雀花
- 金荞麦
- 金钟茵陈
- 韭菜
- 金线草
- 金耳环
- 金线风
- 金箔
- 金缕梅
- 金花草
- 金盏草
- 金老梅根
- 金钟花
- 金鸡勒
- 金钱参
- 金露梅
- 金边龙舌兰
- 丢了棒
- 人参芦
- 臭藤子
- 葱须
- 蟾舌
- 藏报春
- 虫豆柴
- 糙叶树皮
- 草果药
- 草红藤
- 苍耳囊虫
- 草蛛
- 粗叶木叶
- 草原老鹳草
- 蟾酥
- 虫蚁菜
- 穿山甲
- 穿心莲
- 翅茎蜂斗草
- 虫豆
- 草木灰
- 糙苏
- 齿叶草
- 簇生卷耳
- 茶花
- 茶子木花
- 赤芍
- 齿叶泥花草
- 草果
- 藏茴香
- 赤瓟根
- 赤甲红
- 臭李皮
- 臭柏
- 鲳鱼
- 蚕蜕
- 糙叶千里光
- 臭梧桐子
- 齿缘草
- 长瓦韦
- 草香附
- 臭茉莉叶
- 蛏肉
- 草柏枝
- 草菇
- 粗叶耳草
- 草藤乌
- 长萼猪屎豆
- 苍山黄堇
- 豺皮
- 草蜘蛛
- 苍耳
- 紫背黄芩
- 茶子
- 粗棕竹根
- 苍条鱼鳖
- 船盔乌头
- 藏鮡肉
- 苍蝇草
- 菖蒲叶
- 翠雀花
- 葱叶
- 蚕豆叶
- 蚕豆花
- 虫牙药
- 蚕豆茎
- 草木樨
- 蚕沙
- 藏菖蒲
- 虫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