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蕊茶
《中华本草》:连蕊茶
拼音注音
Lián Ruǐ Ch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毛花连蕊茶的根、叶、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ellia fraterna Hance采收和储藏:根、叶,全年均可采,根切片,晒干,叶鲜用;花,春季采集,晒干。
原形态
毛花连蕊茶 常绿灌木,高1-5m。幼枝密被直伸的粗长毛,老枝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6mm,密生长柔毛;叶片革质,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,长3-8cm,宽2.5-4.5cm,先端渐尖或长尾状,基部楔形、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具细钝锯齿,上面除中脉外无毛,下面常有紧贴长柔毛及突起毛迹,叶脉在下面较显着。花两性,单生于叶腋或2朵生于近枝顶;花白色或带青紫色,径约3.5cm;花梗粗壮,长3-4mm;小苞片5,与萼片均密被粗长柔毛,且均宿存;花萼杯状,裂片5,近半圆形;花瓣大小及形状不一;雄蕊多数,无毛;子房上位,无毛,花柱1,细长,柱头3裂。蒴果近球形,径约1.8cm。花期3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-500m的山地疏林中,以及山谷、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微寒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消肿。主痈肿疮疡;咽喉肿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蓝圆鲹
- 小蜡树
- 榔榆叶
- 榔榆皮
- 辣椒叶
- 蓝花龙胆
- 小贯众
- 牛肋巴
- 小茅香
- 狼尾草
- 牛鼻
- 牛西西叶
- 狼油
- 蝼蛄
- 牛皮
- 蓝胡麻草
- 糯米
- 骆驼毛
- 漏篮子
- 辣根
- 蓝锡莎菊
- 驴阴茎
- 栾樨
- 蝲蛄石
- 裂序楼梯草
- 裂果卫矛
- 阴阳枫
- 野荞麦
- 八目鳗
- 条参
- 鹅腿骨
- 峨屏草
- 藕蔤
- 盾叶唐松草
- 不灰木
- 白云瓜花
- 大黄
- 鬣羚骨
- 香橼根
- 小白薇
- 炉甘果
- 菱叶山蚂蝗
- 菱壳
- 中华短肠蕨
- 小花酸藤子
- 雪乌
- 蓼实
- 獭皮毛
- 零陵香
- 桃仁
- 小血藤
- 藜芦
- 裸茎金腰子
- 香艾
- 中华石龙尾
- 小牛力
- 展枝唐松草
- 落地小金钱
- 狼把草
- 蓝树
- 金丝矮陀陀
- 苦壶卢花
- 上天梯
- 盐酸树
- 玉
- 鲤鱼皮
- 月光花
- 骆驼脂
- 小血藤叶
- 狸肉
- 牛肠
- 牛轭草
- 鲤鱼血
- 落花生油
- 绿笋片
- 牛蹄甲
- 牛奶浆根
- 蓝萼香茶菜
- 狼毒
- 棱枝槲寄生
- 狼肉
- 小金钱草
- 中华蹄盖蕨
- 绿盐
- 小距紫堇
- 香樟叶
- 糯芋
- 小白鱼
- 鲤鱼胆
- 蓝茶
- 榈木
- 小芸木
- 杂交景天
- 牛肋筋
- 鹿血
- 牛蒡根
- 绿百合
- 龙须菜
- 篱栏子
- 闹狗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