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泡草
《中华本草》:泡泡草
拼音注音
Pào Pào Cǎo
别名
尖叶棘豆、山泡泡、羚羊蛋。
英文名
Franchet Groundcherry
出处
出自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xytropis oxyphylla DC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采收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山棘豆 多年生草本,高7-12cm,全株呈白色。小叶3-4枚轮生,线形,长1-1.5cm。花序似头状,花长14-17cm,有毛。荚果膨大,球形或卵状球形,直径8-11mm,被褐色毛。花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沙丘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性味
辛;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感冒;咽喉痛;疮疖痈肿;瘰疬结核;急慢性湿疹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,鲜品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水;或研末调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泡泡草
拼音注音
Pào Pào Cǎo
别名
尖叶棘豆、山泡泡、羚羊蛋
出处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。夏、秋采集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7~12厘米,全株呈白色。小叶3~4个轮生,线形,长1~1.5厘米。花序似头状;花长14~17(13~18)毫米,淡紫色或紫红色;花萼与叶柄等长,萼有毛,长6~9毫米。荚果膨大,球形或卵状球形,径8~11毫米,有褐色毛。花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沙丘上。分布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内蒙古。
性味
辛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疮疖痈肿,乳腺炎,感冒,瘰疬结核,急慢性湿疹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(鲜品0.5~1两);或研末为散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涂。
复方
①治疮疖痈肿:鲜泡泡草一两。水煎服。
②治乳腺炎(初期):泡泡草适量。煎水外洗。
③治瘰疬结核:泡泡草、白蒺藜各适量。研末,麻油调敷患处。
④治急慢性湿疹,婴儿湿疹:泡泡草、北五加皮、甘草各一钱。研末,苦参籽馏油调涂,一日三次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樱桃枝
- 缘毛筋骨草
- 樱桃
- 威灵菊
- 野猪胆草
- 卫矛
- 蒲棒
- 五味子
- 剑花
- 九牛薯
- 冬虫夏草
- 倒吊笔叶
- 大黑药
- 大蕉皮
- 对节树根
- 对叶散花
- 金丝带
- 待宵草
- 鮧鱼目
- 鱼串草
- 鸡掌七
- 金刚大
- 榉树皮
- 冬瓜叶
- 通肠香
- 建兰根
- 吉利子树
- 九层风
- 大麻漆
- 大驳骨丹
- 通脉丹
- 假山皮条
- 假耧斗菜
- 东北埃蕾
- 倒根野苏
- 大狼把草
- 单头紫菀
- 短腺小米草
- 建兰叶
- 金牛草
- 苦蘵果实
- 青蒿囊虫
- 东野菰
- 多裂委陵菜
- 大透骨消
- 大苦草
- 麒麟尾
- 大麦
- 野菰
- 王不留行
- 大树跌打
- 雀舌草
- 野菠菜
- 苦菜
- 苦地丁
- 大苦溜溜
- 青钱柳
- 青盐陈皮
- 银丝杜仲
- 大叶鸡菊花
- 野鸡肉
- 大一面镙
- 青头菌
- 大风药叶
- 金鱼草
- 大丁草
- 银边翠
- 大黄草
- 大叶山桂
- 麒麟吐珠
- 一叶荻
- 无风自动草
- 野藿香
- 冬葵
- 大透骨草
- 当归
- 云南紫珠
- 大叶风沙藤
- 一颗血
- 文鳐鱼
- 苦荬菜
- 野黄皮
- 银朱
- 丹参
- 大高良姜
- 银紫丹参
- 跌打老
- 通天连
- (鱼彭)鱼鳃
- 铁树
- 金剪刀草
- 金堂葶苈
- 人面子叶
- 润肺草
- 天茄子
- 鹅脚木叶
- 猪肚木
- 猪肝
- 猪蹄甲
- 猪毛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