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毛参
《中华本草》:猪毛参
拼音注音
Zhū Máo Shēn
别名
猪鬃草、小猪鬃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铁线蕨科植物普通铁线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antum edgeworthii Hook.[A.caudatum L.var.edgeworthii Bedd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20-35cm。根茎短而直立,顶部连同叶柄基部被近黑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0-15cm,栗红色,向上光滑;叶片坚纸质,线状披针形,长8-20cm,宽2-3cm,顶端长渐尖头(叶轴栗红色,通常先端延伸成鞭状,着地生根,行无性繁殖),一回羽状;羽片15-30对,互生,中部的较大,长约1.5cm,宽约8mm,对开式三角形,上缘浅裂至深裂,基部不对称,截形,下缘直而全缘;向下各羽片稍缩短,向上的渐变小,稀疏,同形;叶脉扇形,多回二叉分枝,伸达叶缘。孢子囊群长圆形或圆肾形,横生于由裂片先端变质反折的囊群盖下面,每羽片2-5个;囊群盖圆肾形或长圆形,上缘平直,灰棕色,全缘,无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2500m的林下湿地或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、西南及山东、台湾、河南等地。
性味
苦;凉
功能主治
利尿通淋;止血。主热淋;血淋;刀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獐牙菜
- 人尿
- 天青地红
- 太平莓
- 太子参
- 炙甘草
- 泽芹
- 天仙藤
- 蚺蛇肉
- 猪肚
- 猪屎豆
- 猪毛菜
- 土阿魏
- 头花杜鹃
- 荛花
- 乳白香青
- 肉豆蔻
- 托柄菝葜
- 猪肚子
- 天花粉
- 猪脑
- 天竹黄
- 天雄
- 猪胆
- 绒仙人球
- 猪心
- 肉豆蔻衣
- 榕树
- 天竺桂
- 天水蚁草
- 猪靥
- 猪毛针
- 沼生水马齿
- 猪血
- 猪肉
- 乳花
- 日中花
- 肉穗草
- 棕竹根
- 椆李
- 槠子
- 人指甲
- 猪毛七
- 肉郎伞
- 肉半边莲
- 棕树根
- 猪殃殃
- 猪脂膏
- 止泻木皮
- 猪笼草
- 棕竹
- 炙红芪
- 猪胆粉
- 如意草
- 人参条
- 榛子花
- 猪鬃凤尾蕨
- 人头七
- 肉连环
- 猪骨
- 猪鬃草
- 樝子
- 止血扇菇
- 猪鬃刚
- 泽泻叶
- 太白小紫菀
- 榛子
- 瑞香叶
- 猪蹄
- 猪脬
- 猪仔笠
- 汝兰
- 止咳菊
- 猪胰
- 乳源木莲果
- 炙黄芪
- 棕树心
- 猪蓼子草
- 椎连栎
- 止泻木
- 槠子皮叶
- 猪肤
- 瑞香花
- 猬脂
- 野鹅脚板
- 阿尔太多榔菊
- 矮脚龙胆
- 大头艾纳香
- 微籽
- 一品红
- 大花柳叶菜
- 无漏子
- 铁苋
- 泽兰
- 猪髓
- 鹅毛
- 假鹊肾树
- 豆蔻
- 天鹅毛
- 太白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