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鳞鱼
《中华本草》:青鳞鱼
拼音注音
Qīnɡ Lín Yú
别名
青皮、柳叶鱼、青鳞、青皮子、柳叶青
英文名
Harengula;Pilchard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鲱科动物青鳞鱼及其近缘种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arengula zunasi Bleeker[Sardinella zunasi(Bleeker)]采收和储藏:捕捞后,去其内脏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青鳞鱼,体侧扁,长椭圆形,一般长10-12cm,大者可达15cm。头短小,头顶较平,吻短于或等于眼径,眼中大,侧上位,有脂膜。口小,前上位,下颌稍长于上颌。前颌骨小,上颌骨宽,下缘具细锯齿。上颌骨、腭骨及舌上均有细牙。鳃孔大,鳃耙细长48-57。圆鳞大而薄,纵列鳞42-44,横列鳞12-14。腹缘锯齿状棱鳞(17-18)+(13-14)。背微隆凸,背鳍17-19。臀鳍20-22。胸鳍17,位底。腹缘弯凸度大,腹鳍显着小于胸鳍。尾鳍深叉形。体背侧青绿色,腹侧银白色。鳃盖后餐有具1黑斑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温水性中层小型鱼类,以浮游生物为食,栖息于近海沿岸,在黄渤海产卵期为5-6月,产卵场为泥沙质海底。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渤海、黄海、东海和南海。
化学成分
青鳞鱼含丁酸(butyric acid),三甲胺(trimethylamine),2-甲基-丙醛(2-methyl-propanal),丙醛(propanal),乙醛(ethanal)等。
性味
味甘;淡;性温
归经
心经
功能主治
解毒。主海蛇咬伤;缠腰火丹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内服:适量,鲜品浸醋食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解毒之功能。主治海蛇蛟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麦奴
- 千年健
- 山黄菊
- 大黑蒿
- 山飘儿草
- 银线草根
- 麋茸
- 麻花
- 山肉桂
- 山海螺
- 麻雀肉
- 五灵脂
- 山里红
- 山蓼
- 手掌参
- 刻裂紫堇
- 鳑魮鱼
- 蒲桃叶
- 三对节
- 瓶尔小草
- 铜罗汉
- 可爱复叶耳蕨
- 玉带根
- 千灵丹
- 七叶莲
- 滇茵陈
- 全缘凤尾蕨
- 墙草
- 滇白芷
- 杜松实
- 滇崖爬藤
- 七叶薯
- 强威生草
- 灯心草
- 滇高良姜
- 千解草
- 独叶一枝枪
- 灯台树
- 灯笼草
- 滇杠柳
- 灯心草根
- 滇常山
- 毒芹根
- 滇丁香
- 滇缅古柯
- 全蝎
- 屈头鸡
- 滇鸡骨常山
- 灯笼泡
- 滴水珠
- 蓬莪术
- 决明子
- 砂仁壳
- 白背叶
- 藤槐
- 峨屏草
- 无患子
- 棕榈叶
- 大木通
- 枳椇根
- 三月泡
- 藤黄
- 胃友果
- 八股绳
- 大飞扬
- 交让木
- 天葵子
- 野海棠
- 白淋草
- 蓑衣莲
- 天王七
- 天胡荽
- 七星草
- 白榄根
- 冬瓜瓤
- 左黑果
- 石韦毛
- 大血藤
- 假木通
- 桐子花
- 大花列当
- 东紫堇
- 伞莎草
- 香叶子
- 胆星
- 野鸦椿子
- 野芝麻根
- 檀香泥
- 大将军
- 大剑叶木
- 藨寄生
- 钉头果
- 香花刺
- 石龙刍
- 断节参
- 苔水花
- 芍药花
- 支柱蓼
- 天蓬子根
- 香胶木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