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钱细辛
《中华本草》:铜钱细辛
拼音注音
Tónɡ Qián Xì Xīn
别名
胡椒七、小铜钱乌金、乌金草、小鸟金草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兜铃科植物铜钱细辛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carumdebileFranch.采收和储藏:5-8月挖取全草,洗净,置通风处阴干。
原形态
铜钱细辛 多年生草本,植株通常矮小。根茎横走。叶2片对生于枝顶;叶柄长5-12cm;芽胞叶卵形,边缘密生睫毛;叶片心形,长2.5-4cm,宽3-6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心形,叶缘在中部常内弯,上面深绿色,散生柔毛,脉上较密,下面浅绿色,光滑或脉上有毛。花紫色;花梗长1-1.5cm,花被在子房以上合生,裂片宽卵形,被长柔毛;雄蕊12,稀较少,与花柱近等长,花丝比花药长约1.5倍,药隔通常不伸出,稀略伸出;子房下位近球状,初有柔毛,后逐渐脱落,花柱顶端辐射状6裂,柱头顶生。花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阴湿地或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茎棕黄色,直径1-2mm,节间长0.5-1.7cm,可约至2.5cm;断面类正方形,形成层环棕褐色。根纤细。叶片较小,展平后呈心形,长2.5-4cm,宽3-6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心形,叶缘有睫毛,上面散生白色柔毛,脉上毛密;叶柄长5-12cm。气芳香,味辛辣。
化学成分
铜钱细辛全草(干品)含挥发油0.6%,挥发油中的成分有:1,8-桉叶素(1,8-cineole),芳樟醇(linalool),4-松油烯醇(terpinen-4-ol),α-松油醇(α-terpinool),2-异丙基-5-甲基茴香醚(2-isopropyl-5-methylanisole),乙酸龙脑酯(bornyl acetate),十一烷-2-酮(2-undecanone),3,5-二甲氧基甲苯(3,5-dimethoxy-toluene),黄樟醚(safrole),乙酸松油醇酯(terpinyl acetate),反式-丁香烯(trans-caryophyllene),乙酸橙花醇酯(neryl acetate),反式-β-金合欢烯(trans-β-farnesene),α-姜黄烯(α-curcumene),甲基丁香油酚(methyl eugenol),橙花叔醇(nerolidol),甲基异丁香油酚(methyl isoeugenol),榄香脂素(elemicin),2,4,5-三甲氧基丙烯基苯(2,4,5-trimethoxypropenylbenzene)等。
性味
辛;苦;温
归经
肺;肾经
功能主治
发表散寒;温肺化痰;行气止痛;祛风除湿。主风寒感冒;肺寒喘咳;风寒湿痹;脘腹疼痛;鼻窦炎;龋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-6g; 研末,每次0.5-1.5g,开水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蛇接骨
- 龙珠
- 跳皮树
- 柞树皮
- 龙常草
- 总状土木香
- 龙州线蕨
- 淡味当药
- 栉叶蒿
- 棘胸蛙
- 大叶黄杨根
- 金冠鳞毛蕨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卷茎蓼
- 铁箭岩陀
- 羯布罗香
- 甲香
- 荚蒾
- 菊花参
- 鹿角胶
- 桐叶千金藤
- 鹿尾
- 龙爪叶
- 桃子
- 田螺厣
- 鹿角霜
- 桃叶
- 鹿茸
- 鹿寿草
- 桐皮
- 田高粱
- 龙骨风
- 檀根
- 调经草
- 獭子树
- 鸬鹚(鸬鹚)
- 桃茎白皮
- 鸬鹚骨
- 升麻草
- 坠桃草
- 接骨草
- 野漆树根
- 蜈蚣旗根
- 中华赛爵床
- 三叶委陵菜根
- 铁罗汉
- 欧李
- 纵条肌海葵
- 山梅花
- 水草乌
- 山橘叶
- 水竹叶
- 水火麻
- 宿根亚麻
- 水牛皮
- 水苎麻
- 山玉兰
- 水白蜡
- 山胡椒根
- 水罗伞
- 山甘草
- 山胡椒
- 水流豆
- 山棯子
- 水毛射
- 山矾花
- 山棯叶
- 山桂花
- 水栀根
- 水半夏
- 水翁叶
- 水芹菜
- 水团花根
- 水莎草
- 山胡椒叶
- 水田七叶
- 山甘草根
- 山樱桃核
- 山扁豆子
- 山杨树皮
- 水石油菜
- 山皂角
- 水翁根
- 水松叶
- 水晶兰
- 水团花
- 水茴香藻
- 青通草
- 山油柑叶
- 山橙叶
- 山水芹菜
- 水翁花
- 山甜茶
- 山羊参
- 水牛角
- 山羊肝
- 山慈菇叶
- 水茄冬果
- 云南铁扁担
- 水茄冬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