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火麻
《中华本草》:水火麻
拼音注音
Shuí Huǒ Má
别名
水苏麻、玄麻、水苎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序叶苎麻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hmeria clidemioides Miq.var.diffusa(Wedd.)Hand.-Mazz.[B.diffusa Wedd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,高50-100cm。茎直立,多分枝;有条纹;小枝散生,幼时伏生白色向上的短硬毛和茸毛。叶互生;茎基部叶柄长达6cm,向上逐渐变短而近于无柄;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5-9cm,宽3-5cm,生小枝上的长仅1-2cm,宽0.5-lcm,先端尾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具粗齿,表面深绿色,密生点状钟乳体和伏生白色短硬毛,背面淡绿色,沿叶脉伏生短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成散生的穗状花序;雄花具短梗,花被片4,卵圆形,长0.5-0.7mm,背面伏生硬毛,雄蕊4,在蕾时内曲;雌花被管状,长0.5-0.7mm,外面伏生硬毛,包被子房,柱头线形,长2-3mm,具向上生的短硬毛,宿存。瘦果卵圆形,外包宿存的花被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800m的山坡灌丛中或山谷水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研末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茄冬子
- 水红花子
- 水团花根
- 水翁花
- 山樱桃核
- 山玉兰
- 波罗蜜核中仁
- 水竹叶
- 山棯子
- 水晶花
- 水茄冬叶
- 山桂花
- 马银花
- 水翁叶
- 山梅花
- 山棯叶
- 山水芹菜
- 水红袍
- 山羊油
- 山胡椒
- 水毛射
- 水石油菜
- 山海棠
- 水禾麻
- 水红木花
- 山檨叶泡花树
- 水栀根
- 水红木根
- 聚花草
- 水田七叶
- 五指茄
- 水慈姑
- 乌骨鸡
- 水红木叶
- 水折耳
- 水松枝叶
- 水栀叶
- 水狗子
- 山羊角
- 水榕木根
- 山漆树
- 山玉桂
- 水棉花
- 乌梢蛇
- 水胡满
- 舒筋草
- 山竹子
- 山楂叶
- 野京豆
- 山楂核
- 水苦荬
- 水甘草
- 水百合
- 马蔺花
- 山油麻
- 山楂木
- 大果巴戟
- 楤木叶
- 山矾叶
- 水木草
- 菩提树花
- 水案板
- 山枝仁
- 山核桃
- 盘龙七
- 水毛花
- 水狼萁
- 飘带草
- 山枇杷叶
- 山白果
- 山楂根
- 五色梅花
- 水田七
- 山桐子
- 水梨藤
- 山稔根
- 山白龙
- 伞梗虎耳草
- 水晶鱼
- 万年青花
- 水朝阳
- 山桃树皮
- 水朝阳花
- 山花生
- 寄生黄
- 山稗子根
- 神黄豆
- 蛇果黄堇
- 五指山参叶
- 山木通根
- 山砂姜
- 水芦荻根
- 三角草
- 水前草
- 山牵牛
- 水稻清
- 上树咳
- 尾花细辛
- 山枇杷根
- 青娘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