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扁豆根
《中华本草》:小扁豆根
拼音注音
Xiǎo Biǎn Dòu Gēn
别名
吴乌模、猪大肠。
出处
本品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石草类,云:“小扁豆生云南山石上。长三四寸,红茎对叶,开小紫花,作穗。结实如扁豆,极小。”根据形态描述和附图,其原植物与远志科小扁豆相符合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小扁豆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 tatarinowii Regel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小扁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5-14cm。茎多分枝,具棱线,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0.5-1cm,稍具翅;叶纸质,卵形至椭圆形或阔椭圆形,长0.8-2.5cm,宽0.6-1.5cm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下延,全缘,两面均绿色,疏被短柔毛;羽状脉。花两性,总状花序顶生,花密集,花后延长达6cm;花长1.5-2.5mm,红色或紫红色,具披针形苞片2枚,早落;萼片6,花后脱落,绿色,外面3枚小,长lmm,卵形至椭圆形,里面2枚大,花瓣状,长2mm,长倒卵形;花瓣3,侧生花瓣较龙骨瓣稍长,2/3以下与花丝鞘贴生,龙骨瓣先端无鸡冠状附属物,圆形,具乳突;雄蕊8,花丝3/4以下合生成鞘,花药卵形,基底着生;子房扁圆形,直径约0.5mm,花柱弯曲,长约2mm,向上部呈喇叭状,具不育的倾斜裂片,柱头与不育裂片对生。蒴果扁圆形,直径约2mm,具翅,疏被短柔毛,先端具短锐尖。种子近长圆形,直径约1mm,黑色,被白色短柔毛,具盔形小种阜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3900m的山坡草地、石炭岩及路旁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西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;温
功能主治
祛风;活血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骨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铜锤
- 肖菝葜
- 小赤麻根
- 量天尺
- 耐冬果
- 獭肉
- 小二仙草
- 龙眼梳
- 牛筋刺寄生
- 蓝花侧金盏
- 梨木皮
- 龙虾
- 轮伞五加
- 鲤鱼目
- 小谷精草
- 棱子芹根
- 细穗爵床
- 蓝桉根皮
- 香果树
- 驴蹄
- 萱藻
- 细叶马料梢
- 蘘草
- 香茶菜根
- 小万年草
- 牛奶莓
- 菥蓂子
- 小雪人参
- 绣线菊根
- 铃茵陈
- 狭叶海金沙
- 榔榆茎
- 相思藤
- 细叶七星剑
- 小叶黑面叶
- 缬草
- 小蓑衣藤
- 菥蓂
- 牛毛毡
- 牛黄
- 鲮鱼
- 细葛缕子
- 小花花椒
- 萝藦子
- 小接骨丹
- 陆英
- 小叶枇杷
- 细叶香桂
- 露蕊乌头
- 小天蒜
- 玄参
- 小叶昏鸡头
- 绿矾
- 小叶山鸡尾巴草
- 小棕包
- 小棕皮头
- 小叶柳
- 瘤毛獐牙菜
- 萝芙木
- 莲子心
- 小火草
- 小白撑
- 牛马藤
- 篱栏网
- 续断
- 小苏苏棵花
- 露蜂房
- 铃铃草
- 小凤尾草
- 落葵子
- 小发散
- 落霜红根
- 绣球藤
- 驴打滚儿草
- 牛舌草
- 腺毛金星蕨
- 牛抄藤
- 小茜草
- 露兜簕
- 香圆子
- 鲇鱼
- 轮叶马先蒿
- 琉璃草果实
- 小灰包
- 竻慈姑
- 肖鸢尾根
- 香血藤
- 鹿蹄根
- 小叶鹅掌柴
- 薤白
- 细柱五加
- 小叶寄树兰
- 东北桤木
- 雷五加
- 鳞始蕨
- 炉甘石
- 小槐花
- 犁头尖
- 小花五味子根
- 小红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