翅果唐松草
《*辞典》:翅果唐松草
拼音注音
Chì Guǒ Tánɡ Sōnɡ Cǎo
别名
猫爪子(《吉林中草药》),红莲(藏名)。
出处
《吉林中草药》
来源
为毛良种植物翅果唐松草的全草或根及根茎。秋季采挖根及根茎,去泥砂,晒干;夏季采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60~150厘米。根茎短,须根黑褐色。茎直立,无毛。叶为3~4回3出复叶;小叶厚草质,广卵状心形至倒卵状楔形,或近圆形,长1.5~2.5厘米,宽1.2~3厘米,3浅裂,浅裂片全缘或具疏粗齿,脉微隆起。复单歧聚伞花序伞房状,具多数分枝;萼片白色或带紫色,宽椭圆形,长3~3.5毫米;无花瓣;雄蕊多数,长6~9毫米,花丝上部倒披针形;心皮6~8,子房具长柄,花柱短。瘦果数枚,倒卵形,有3~4条纵翅,具突尖果嘴。花期6~7月。果期7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林缘、林间草地及河岸灌丛中。分布浙江、山东、河北、内蒙古和东北等地。
性味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苦,寒。"
归经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入心、肺、胃经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肺热咳嗽,咽峡炎。
①《吉林中草药》:"清热消炎。治肺热咳嗽。"
②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清热解毒。治各种热症;代黄连用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制成糖浆。
临床应用
[b]治疗咽峡炎:[/b]将猫爪子制成100%的糖浆剂,6个月以内每次5毫升,7~12个月8毫升,1~3岁10毫升,3岁以上15~20毫升,每日3~4次,食前服,3日为一疗程。治疗40例,治愈26例,好转8例,无效3例,不明3例。治愈病例平均1.5天退热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海南蒟
- 火秧竻蕊
- 土人参叶
- 河口莲座蕨
- 灰钉
- 环草
- 昏鸡头
- 柃木
- 柳根
- 柳屑
- 兰草
- 血参
- 华山矾根
- 云实蛀虫
- 兰花
- 柳枝
- 卤地菊
- 海螺
- 华东瘤足蕨
- 河蚌
- 土马鬃
- 柳杉
- 岭南铁角蕨
- 林荫千里光
- 岭南花椒根
- 唐古特马尿泡
- 兔皮毛
- 兔耳草
- 列当
- 李根皮
- 紫楠叶
- 獾肉
- 刘寄奴
- 兰花叶
- 玉簪叶
- 海鹞鱼胆
- 李树叶
- 蚕豆荚壳
- 拦路虎
- 凉山虫草
- 栗树皮
- 廊茵
- 栾华
- 灰锤
- 合欢皮
- 槲实仁
- 海底柏
- 土圞儿
- 凉薯
- 六道木
- 凌霄
- 六股筋
- 林背子
- 栗毛球
- 海虾壳
- 栎叶槲蕨
- 冷毒草
- 豨莶根
- 兰竹参
- 兰石草
- 海蓬子
- 六棱菊
- 李树胶
- 吕宋果
- 六轴子
- 金瓜草
- 林问荆
- 勒管草
- 海韭菜
- 兰花根
- 柳兰叶风毛菊
- 柳穿鱼
- 卵叶贝母兰
- 冷饭果
- 兰石草果
- 凉粉草
- 兰屿肉豆蔻
- 柳叶鬼针草
- 岭南杜鹃
- 冷蕨子草
- 冷饭果叶
- 厚叶牛耳草
- 海南地不容
- 河套大黄
- 冷水丹
- 凉喉茶
- 冷水花
- 卵叶橐吾
- 冷杉果
- 凌霄花
- 柳叶卫矛
- 柳叶菜根
- 柳叶见血飞
- 柳叶绣球菊
- 栗柄金粉蕨
- 吕宋楸毛
- 栗
- 栗树根
- 栗叶
- 兰花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