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红花点地梅
《中华本草》:大红花点地梅
拼音注音
Dà Hónɡ Huā Diǎn Dì Méi
别名
点地梅、绿棱点地梅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景天点地梅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drosace bulleyanaG.Forr.[A.coccinea Franch.;A.aizoon Duly var.coccinea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收全草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二年生或多年生仅结实1次的草本。根细长,具少数分枝。莲座状叶丛单生,具多数平铺的叶,直径5-10cm;叶片匙形,近等长,长2-5cm,近先端最阔,宽4-8mm,先端近圆形,具骤尖头,两面无毛,具软骨质边缘及笆齿状缘毛。花葶1至数枚自叶丛中抽出,高10-28cm,被硬毛状长毛,近先端尤密;伞形花序多花;苞片阔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边缘密被缘毛;花梗不等长,始花期通常稍长于苞片,后渐伸长,至果期可达2.8cm,密被柔毛;花萼钟状,裂片卵状长圆形,边缘具较长的缘毛;花冠紫红色,喉部色较深,直径8-10mm,筒部稍短于花萼,裂片楔状倒卵形,先端微凹,或具不整齐的小齿。蒴果长圆形,6-10裂,紫红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-3200m的山坡、砾石阶地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苦;性寒
功能主治
利水渗湿。主水肿;小便不利;湿痹关节重痛;皮肤疡痒;溃疡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棵麻
- 人中白
- 青刺尖
- 大冷水麻
- 铅
- 空心泡
- 大臭黄荆
- 白子菜
- 土连翘
- 白花蛇目睛
- 白苏
- 白桦皮
- 白毛委陵菜
- 软皮树
- 矮子常山
- 大叶青木香
- 大叶接骨藤
- 大叶铁包金
- 小叶杜鹃
- 小草寇
- 榕树胶汁
- 柏枝节
- 小叶石楠
- 小檗
- 阳桃
- 小叶金花草
- 野苋子
- 钓兰
- 大白顶草
- 小松藻
- 小果蔷薇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小叶榕
- 狭叶露珠草
- 雄黄
- 小对叶草
- 细木通
- 田螺
- 小叶莲
- 柞木
- 细辛
- 小叶金老梅
- 小人参
- 小叶眼树莲
- 小叶鼠李
- 猩猩木
- 细芦子藤
- 细梗胡枝子
- 小口小金发藓
- 小叶薄荷
- 小地柏
- 小报春
- 细叶防风
- 秀丽槭
- 小毛香
- 小升麻
- 小叶罗汉松
- 续随子叶
- 簕竹
- 蓝花参
- 骆驼黄
- 桃叶蓼
- 降龙草
- 小大黄
- 细轴荛花
- 鹿茸草
- 香毛草
- 龙脑香子
- 小乌泡根
- 小漆树
- 小扁豆根
- 小铜锤
- 肖菝葜
- 小赤麻根
- 量天尺
- 耐冬果
- 獭肉
- 小二仙草
- 龙眼梳
- 牛筋刺寄生
- 蓝花侧金盏
- 梨木皮
- 龙虾
- 轮伞五加
- 鲤鱼目
- 小谷精草
- 棱子芹根
- 细穗爵床
- 蓝桉根皮
- 香果树
- 驴蹄
- 萱藻
- 细叶马料梢
- 蘘草
- 香茶菜根
- 小万年草
- 牛奶莓
- 菥蓂子
- 小雪人参
- 绣线菊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