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头菊
《*辞典》:点头菊
拼音注音
Diǎn Tóu Jú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点头菊的全草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35厘米。根茎短,有宿存残叶基。叶根出,具柄;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,全缘或具微锯齿。头状花序常弯垂,2~5个排列成总状花序,花茎上具叶,无柄;花黄色,缘花舌状,1列,2~4齿裂;总苞片1列,先端急尖,密被黑色多节毛。瘦果具棱,冠毛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草地潮湿处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性味
性温,味甘苦。
功能主治
祛痰止咳,宽胸利气。治痰喘咳嗽,劳伤及老年虚弱头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4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丁香蓼根
- 阳雀花
- 青蛇藤
- 柯榔木
- 蝤蛴
- 定心散
- 苜蓿根
- 带刺马鞭
- 枯萝卜
- 白芷叶
- 银老梅
- 青箭
- 打碗花
- 猬胆
- 滇南千里光
- 散血芹
- 穬麦蘖
- 芒气笋子
- 麻根
- 麻牛膝
- 青蛇莲
- 瓦草
- 雀卵
- 野葡萄根
- 柯树皮
- 雀梅藤叶
- 柿木皮
- 郁金香
- 青箭杆草
- 野芭蕉
- 八楞木
- 庵摩勒
- 扇叶人字果
- 青葙子
- 空筒泡
- 大九股牛
- 午时茶
- 野鸦椿皮
- 苦壶卢子
- 银杏叶
- 盐麸子根
- 苦竹沥
- 蒲儿根
- 散血子
- 盘肠草
- 山藤藤秧
- 山高粱
- 乌榄叶
- 尾叶山柑
- 五倍子
- 威灵仙叶
- 马唐
- 马桑树皮
- 蜢臂兰
- 青鱼胆草
- 榆枝
- 玉簪根
- 麻秸
- 山黄杨子
- 大叶酸藤子
- 乌梅
- 杉子
- 千金坠
- 山麻根
- 山白果根
- 茅栗
- 面筋
- 万年蒿
- 皮哨子
- 山麦冬
- 乌柳
- 山石榴
- 山香果
- 乌鱼刺
- 山核桃皮
- 麦冬
- 茅苍术
- 山鸡
- 散尾葵
- 蔓乌头
- 山椒根
- 麻皮
- 桑椹
- 山莨菪
- 膜缘木香
- 馒头蟹
- 全叶青兰
- 白垩
- 白杨叶
- 淡豆豉
- 白肚
- 全叶山芹
- 大肺筋草
- 蚺蛇胆
- 瑞香根
- 杜鹃
- 浙皖粗筒苣苔
- 灯台树果
- 结香
- 家白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