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菊
《*辞典》:东菊
拼音注音
Dōnɡ Jú
别名
细药、兰铁草。踏地莲花莱、牙陷药、野菠菜、细牛舌片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东菊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基生叶丛生,倒披针形,先端圆,基部下延,狭长呈柄状,全缘,两面及边缘均密被细毛;茎生叶互生,无柄,披针形。花茎由叶丛生出,高14厘米,有细毛,头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;苞片绿色,线状披针形;舌状花冠狭长.先端圆,不分裂,通常淡红紫色,管状花黄色,先端5裂,冠毛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草坡。
性味
苦,平。
功能主治
补虚弱。治痨伤,口臭,牙龈出血,恶毒癞疮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鸭蛋吃。外用:研末撒或鲜品捣敷。
复方
①补虚弱:细药、知母,牛膝、金针花根各五钱。煎绿壳鸭蛋吃。
②治牙龈出血及口臭流涎:细药研末,取适量放患处。敷药前先用盐开水或淘米水漱口。
③治恶毒癞疮:鲜细药适量。捣烂包患处,每日换药三至四次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香槐
- 细叶刺针草
- 鹿髓
- 龙眼壳
- 原蚕子
- 锡矿
- 小青
- 牛耳散血草
- 圆叶千金藤
- 铃兰
- 田菁
- 柘耳
- 鹿梨
- 孜然
- 玄台
- 龙葵子
- 鹿头肉
- 腰骨藤
- 芫荽
- 离根香
- 原羚角
- 原蚕蛾
- 铃当子
- 香港四照花
- 柞木皮
- 辣蓼草
- 棱枝槲寄生
- 狼肉
- 纤齿卫矛
- 籼米
- 羊脂
- 苋菜
- 荨麻
- 小悬钩子
- 芸苔
- 亚香棒虫草
- 小六月寒
- 小倒钩藤
- 小果栀子
- 小旋鸡尾
- 连翘
- 羊舌树
- 小茄
- 鲤鱼
- 露珠香茶菜
- 小獐毛
- 小天冬
- 辣辣菜
- 羊须
- 骡宝
- 咬人狗
- 小白绵参
- 小盘木
- 牛鼻栓
- 芸薹
- 虾
- 蓝猪耳
- 羊齿天冬
- 牛筋条
- 莱菔
- 夜合花
- 香榧草
- 蘘荷
- 疬子草
- 三楞筋骨草
- 楼梯草根
- 羽叶三七
- 雪里见
- 叶上花
- 营实
- 岩谷伞
- 元元草
- 羊靥
- 圆叶碱毛茛
- 元宝槭
- 羊屎果树皮
- 云香草
- 芫花根
- 蝇子草
- 圆果冷清草
- 羊洪膻
- 羊蹄肉
- 羊蹄叶
- 亚黑管菌
- 圆叶南蛇藤茎
- 芋头花
- 岩七
- 岩梭花
- 腰子草
- 叶上果根
- 翼首草
- 圆果罗伞
- 细叶藤柑
- 羊屎条花
- 莠狗尾草
- 纤花耳草
- 羊红膻
- 蘡薁藤
- 小果卫矛
- 稀花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