翡翠
《中华本草》:翡翠
拼音注音
Fěi Cuì
别名
鹬
英文名
Dragonfly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;1.《禽经》注:翡翠,状如鵁鶄,而色正碧,鲜缛可爱,饮啄于澄澜洄渊之侧,尤惜其羽,日濯于水中。2.《纲目》:翡翠,《尔雅》谓之鹬,出交、广、南越诸地。饮啄水侧,穴居生子,亦巢于木。似鱼狗稍大,或云前身翡,后身翠,如鹅翠、雁翠之义。或云雄为翡,其色多赤,雌为翠,其色多青。彼人亦以肉作膳食之。方书不见用,功应与鱼狗相同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翠鸟科动物白胸翡翠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alcyon smyrnensis(Linnaeus)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捕捉,捕杀后,除去羽毛及内脏,取肉鲜用。
原形态
白胸翡翠,体长约30cm。头、后颈、胸侧及下体均深赤栗色;颏、喉、胸部中央纯白;上背、肩羽及最内侧次级飞羽绿蓝色;下背、腰及尾上覆羽均辉钴蓝色。两翅的小覆羽栗棕色;中覆羽黑色;大覆羽、初级覆羽和次级飞羽均为深浅不同的蓝色或绿蓝色,次级飞羽具有黑色先端;初级飞羽黑褐,基部的外翈具淡蓝色斑,同一部位的内翈则缀以白色;翼缘白色;尾羽暗蓝色;除中央1对外,其余尾羽内缘均暗褐色;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栗棕色。虹膜暗褐色;嘴长,呈珊瑚红以至红赤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见于平原和丘陵的树丛中或沼泽附近。捕食昆虫、鱼、蛙、蠕虫等。巢营于河流提岸或山丘纹墓的隧道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一带,自云南至福建、台湾,为留鸟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利水消肿。主水肿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各家论述
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治水肿,利小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翡翠
拼音注音
Fěi Cuì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翠鸟科动物白胸翡翠等的肉。
原形态
体长约30厘米。嘴长,呈珊瑚红以至红赤色。虹膜暗褐色。头、后颈、胸侧及下体均深赤栗色;颏、喉、胸部中央纯白;上背、肩羽及最内侧次级飞羽绿蓝色;下背、腰及昆上覆羽均辉钴蓝色。两翅的小覆羽栗棕色;中覆羽黑色;大覆羽、初级覆羽和次级飞羽均为深浅不同的蓝色或绿蓝色,次级飞羽具有黑色先端;初级飞羽黑褐,基部的外翈具淡蓝色斑,同一部位的内侧则缀以白色;翼缘白色;尾羽暗蓝色;除中央1对外,其余尾羽内缘均暗褐色;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栗棕色。
生境分布
常见于平原和丘陵的树丛中或沼泽附近。捕食昆虫、螃蟹、鱼、蛙、蠕虫等。营巢于河流堤岸或山丘坟墓的隧道中。遍布华南一带;自云南以至福建、台湾为留鸟。
性味
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甘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治水疾,利小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莼
- 麋骨
- 商陆叶
- 乌泡刺
- 飞燕草
- 华南铁角蕨
- 石米
- 过山消根
- 黄芽白菜
- 四孢蘑菇
- 石榴根皮
- 沙茴香
- 甜茶藤
- 山壳骨
- 高山栲
- 糖荠
- 鹿角
- 肺形草
- 鳢鱼胆
- 鹿筋
- 水蛭
- 商陆
- 石血
- 田螺壳
- 秃叶红豆树
- 黄荆枝
- 黄疸树
- 棠梨枝叶
- 黎豆
- 黄羊肉
- 高原点地梅
- 古山龙
- 风车儿
- 黄竹参
- 贯众叶溪边蕨
- 光明盐
- 刚毛尖子木
- 腐卑
- 黄藁本
- 山五味子根
- 疏松卷柏
- 黄花香
- 黄芦木
- 中华剑蕨
- 粉霜
- 山吴萸
- 黑节草
- 骨碎补
- 吊兰
- 地柏树
- 地耳草
- 地梭罗
- 地麻黄
- 地菍果
- 堵喇
- 地磨薯
- 地龙
- 地苏木
- 地钱
- 地绵绵
- 多枝婆婆纳
- 地胆草
- 地杨梅
- 吊灯花叶
- 吊干麻
- 地胆
- 地桃花
- 地黄连
- 地沙
- 地锦草
- 地棠花
- 地梢瓜
- 地枫皮
- 地锦
- 地乌
- 地椒
- 地梅子
- 地肤子
- 多头苦荬
- 马蹄草
- 盐肤木根皮
- 玉屑
- 马瓞儿
- 密花树
- 七鳃鳗
- 奇林翠雀
- 马桑寄生
- 蒙古马兰
- 山药藤
- 盐肤木
- 白刺
- 止痢蒿
- 闽粤千里光
- 山香草
- 蜜蜡
- 燕子尾
- 人参子
- 竹叶椒根
- 金合欢
- 千斤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