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蛾树
《中华本草》:飞蛾树
拼音注音
Fēi é Shù
别名
飞蛾楠、蝴蝶树、鸡火树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槭树科植物长裂葛萝槭的嫩枝和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er grosseri Pax var.hersii(Rehd.)Rehd.[A.hersii Rehd.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果实,晒干;春末夏初采收嫩枝,晒干。
原形态
长裂葛萝槭 落叶乔木,高达8m。树皮淡褐色,光滑;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,多年生枝灰黄色或灰褐色,叶对生;叶柄长2-3cm,细瘦,无毛;叶片纸质,卵形,长7-9cm,宽5-6cm,边缘具密而尖锐的重锯齿,先端锐尖,基部近于心脏形,常较深的3裂,中央裂片较大,三角状卵形,上面深绿色,无毛;下面淡绿色,嫩时在叶脉基部被淡黄色丛毛,老则脱落;基出脉3条,侧脉羽状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常成细瘦下垂的总状花序;萼片5;花瓣5;雄蕊8,无毛,在雌花中不发育;花盘位于雄蕊内侧;子房紫色,在雄花中不发育。花梗长3-4mm。翅果幼时淡紫色,熟后黄褐色;小坚果微扁平,翅连同小坚果长2.5-2.9cm,宽约5mm,张开成钝角或近于水平。花期4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1600m的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性味
苦;咸;平
功能主治
止咳;敛疮。主新久咳嗽;鹅口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杨木白皮
- 石灰
- 费菜
- 九管血
- 滇羌活
- 明胶
- 地朝阳
- 木兰花
- 灯油藤子
- 吊岩风
- 马尿花
- 瓣蕊唐松草
- 地锦槭
- 马桂花
- 芒茎
- 密褶红菇
- 芒消
- 蚂蚁上树
- 大蓟
- 大蛇药
- 味牛膝
- 马雹儿
- 五眼果树皮
- 天葵草
- 代赭石
- 白三七根
- 铁栏杆
- 乌蛇卵
- 地黄花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九头妖
- 板蓝根
- 地瓜子
- 盘龙参
- 柏树油
- 人血七
- 大戟
- 马鬐膏
- 铺地草
- 猪毛
- 白沙虫药
- 绒白乳菇
- 密纹薄芝
- 白檀根
- 蒙莸
- 芒
- 膜蕨囊瓣芹
- 蒙自水芹
- 虻虫
- 地肤苗
- 蒙古扁桃
- 蒙自草胡椒
- 玉珊瑚根
- 滇山茶
- 盐匏藤
- 野料豆
- 女娄菜
- 竹节草
- 山鸡腿
- 山苦菜
- 紫贝
- 紫金沙
- 紫木通
- 紫苏梗
- 紫参
- 紫苏
- 紫背菜
- 紫金标
- 紫八宝
- 紫筒草根
- 紫萝兰
- 紫啸鸫
- 紫藤
- 乌脚枪
- 盐麸树白皮
- 七爪风
- 紫椿
- 紫薇皮
- 紫丁香
- 紫云菜
- 紫藤根
- 紫茎
- 决明子
- 千叶独活根
- 柄果槲寄生
- 铁钉菜
- 首乌藤
- 倒插花
- 紫燕草
- 紫薇
- 紫云英
- 对叉疔药
- 对叶榕
- 白背小报春
- 大白药
- 大花细辛
- 陀罗紫菀
- 紫弹树
- 紫玉簪根
- 千屈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