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弹树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弹树
拼音注音
Zǐ Dàn Shù
别名
朴树、中筋树、沙楠子树、香丁
来源
榆科紫弹树Celtis biondii Pamp.,以叶、根皮、茎、枝入药。
生境分布
长江流域各省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祛痰,利小便。主治小儿脑积水及小儿头颅软骨,腰骨酸痛,乳腺炎。外用治疮毒,溃烂。
用法用量
1~2两。外用适量鲜叶加白糖,捣烂敷患处,每天换2次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紫弹树
拼音注音
Zǐ Dàn Shù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榆科植物紫弹树的茎、叶及根皮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达14米。一年枝有赤褐色细软毛。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.5~8厘米,中上部边缘有单锯齿,稀全缘,幼叶两面被散生毛,上面较粗糙,下面脉上的毛较多,老叶无毛;叶柄长3~7毫米。花小,杂性同株;雄花簇生于新枝基部,雌花单生或2~3集生于新枝上部;花被片4;雄蕊4,花丝淡红色;雌蕊1,子房卵形,花柱2裂,柱头呈毛状。核果通常2个腋生,近球形,橙色或带黑色,长9~18毫米,果核有网纹;果柄长于叶柄2倍以上,被毛。花期4~6月。果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喜湿润及肥厚的粘质土壤,常生于山坡、山沟边及杂木林中。分布陕西和长江以南。
性味
性寒,味甘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祛痰,利小便。治小儿解颅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两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腰骨酸痛:紫弹树茎枝一至二两,加狗脊,酒水各半炖服。
②治乳痈肿毒:紫弹树根皮二至三两,水煎服;渣加白糖捣烂敷患处。
③治疮毒溃烂:紫弹树叶加白糖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玉簪根
- 千屈草
- 紫花一炷香
- 粽粑叶
- 紫弹树根皮
- 全毛悬钩子
- 紫楠根
- 紫茉莉根
- 紫草茸
- 紫荆木
- 铁破锣
- 浙地黄
- 紫藤子
- 酒酿
- 冬珊瑚
- 粘毛黄花菍
- 大接骨丹
- 金挖耳
- 红木耳
- 紫菜
- 紫金牛
- 大青叶
- 大麻药
- 白木
- 白千层皮
- 大叶桉果
- 猪苓
- 白皮柯
- 东方蝾螈
- 雅红隆
- 鹰嘴爪
- 大叶凤仙花
- 土田七
- 白千层
- 太白针
- 舞草
- 大叶钩藤根
- 云南小草蔻
- 银线草
- 大钱麻
- 苦竹茹
- 丁香根
- 大过山龙
- 大头橐吾
- 云雀
- 定经草
- 青溪鳞毛蕨
- 银毛委陵菜
- 大巢菜
- 大昏鸡头
- 栲栗果壳
- 五叶壁藤
- 断线蕨
- 炮仗筒
- 野丁香
- 野桂皮
- 东北红豆杉
- 屈头鸡根
- 阿利藤
- 阿育魏实
- 石风丹
- 龙珠子
- 三月花
- 青蒿露
- 艾片
- 油鸭
- 油茶
- 无爷藤
- 十大功劳叶
- 莎草
- 莲生桂子花
- 狼喉靥
- 蓝花子
- 裂叶翼首花
- 梓叶
- 朱砂
- 香鼬
- 三果木皮
- 短冠草
- 油菜子油
- 丝瓜子
- 丁茄
- 大红花点地梅
- 棵麻
- 人中白
- 青刺尖
- 大冷水麻
- 铅
- 空心泡
- 大臭黄荆
- 白子菜
- 土连翘
- 白花蛇目睛
- 白苏
- 白桦皮
- 白毛委陵菜
- 软皮树
- 矮子常山
- 大叶青木香
- 大叶接骨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