鲱鱼籽
《中华本草》:鲱鱼籽
拼音注音
Fēi Yú Z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储藏:产卵前捕捞,捕后,剖腹取卵,焙干。
原形态
太平洋鲱,体侧扁,长25-35cm,冻中大,头顶有一浅凹,吻长大于眼径,眼中大,侧上位,有脂眼睑,眼间隔浅凹。口小而斜,前颌骨小;上颌骨宽,长方形,并有辅上颌骨两块;下颌较上颌略长。下颌、犁骨及舌上均有细牙,上颌及颚骨无牙。鳃孔大,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,鳃耙20+36,细长而扁。圆鳞中大,纵裂鳞52-54,无侧线,腹侧具弱棱鳞(25-28)+(12-13)。背鳍15-17,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。臀鳍17-18,胸鳍17,低而短,不伸达腹鳍。腹鳍9。尾鳍深叉形。体背侧蓝黑色,侧上方微绿,两侧及腹部银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冷水性中上层鱼类,食沲游生物,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区,一般于第2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产卵,山东产卵块在荣城、威海沿海,粘性卵,卵径1.3-1.6mm,怀卵量1万-2万粒。资源分布:分发布于渤海、黄海。
功能主治
补虚;平喘。主脚气病;喘息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每次2.5-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功劳叶
- 黄寿丹
- 射罔
- 黄麻
- 黄荆
- 鬼针草
- 黄羊角
- 四川红淡叶
- 石蕨
- 光素馨
- 粉绿益母草
- 过山风
- 唢呐花
- 黄颡鱼
- 黄毛耳草
- 商陆花
- 鹤顶兰
- 黄鳝藤根
- 黄断肠草
- 茯神木
- 黄水茄
- 黄精叶钩吻
- 山乌珠
- 鹳肉
- 风兰
- 还阳草根
- 胡黄连
- 石楠根
- 黄柏
- 茴香根
- 蝴蝶草根
- 粉叶地锦
- 双叶金枪
- 涩草
- 虎肚
- 高粱
- 花榈木
- 茯苓皮
- 黑石珠
- 飞龙掌血叶
- 黑心蕨
- 地蔷薇
- 黄麻根
- 刮筋板
- 飞扬草
- 山椒草
- 深红龙胆
- 黄茶根
- 水玉簪
- 丝瓜藤
- 地血香果
- 黄细辛
- 沙地柏
- 射尿(虫另)
- 飞来蓝
- 地瓜
- 石决明
- 黄藨叶
- 关白附
- 虎肾
- 古钩藤
- 黄瓦韦
- 地榆
- 褐粘褶菌
- 酸浆根
- 矩圆石韦
- 黄石脂
- 黄根
- 虎杖
- 黄明胶
- 蔛草
- 地笋
- 地骨皮
- 鹤虱风
- 牛奶浆草
- 黄皮
- 石栗
- 吊灯笼
- 石通
- 四念癀
- 山合香
- 鲎尾
- 山峰西番莲
- 单花鸢尾子
- 射尿拐
- 石枫药
- 黑皮青木香
- 石蒜
- 山狸子骨
- 黄花参
- 石珠
- 肾蕨
- 山李子
- 飞蛾树
- 水杨木白皮
- 石灰
- 费菜
- 九管血
- 滇羌活
- 明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