拐棍竹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拐棍竹
别名
竹叶、华桔草、华桔竹叶
来源
禾本科拐棍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.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甘、淡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除烦,解渴利尿。主治发热烦躁,口渴,小便短少,色黄。
用法用量
1~3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拐棍竹
拼音注音
Guǎi Gùn Zhú
别名
淡竹叶、竹叶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箭竹的嫩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argeria spathacea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夏末秋初采摘嫩叶,晾干。
原形态
箭竹 植株呈灌木状。地下茎为单轴型。竿高l-4m,节间长4-7cm,粗1.2-3mm,棕紫色,每节簇生多数小枝。叶鞘在每一具叶小枝上为少数乃至数枚,长2-3cm,无毛,常为棕红色,最上1枚常干鞘口具繸毛;叶片长6-10cm,宽6-llmm,无毛,次脉3-4对,小横脉明显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2.5-4cm,密生偏于一侧的多数小穗,花序下托以数枚佛焰苞。因最上的苞片等长或超过花序,致使小穗从一侧外露;小穗长12-16mm,含2-4花,成熟时呈紫色或黄棕色。花期4月,果期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-2400m的山坡林缘或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;淡;寒
功能主治
清热除烦;解渴利尿。主发热烦躁;口渴;小便短少色黄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会东藤
- 华东阴地蕨
- 山尖菜
- 华金腰子
- 凤眼果壳
- 桂木
- 狗哇花
- 构菌
- 护耳草
- 狗娃花
- 血人参
- 广西莪术
- 桂枝
- 华南桦
- 广州山柑
- 干檀香
- 桂皮
- 乳腐
- 灌木蒲桃
- 挂金灯
- 枸橘刺
- 广防风
- 枸杞子
- 广东耳草
- 桂木干
- 山小橘
- 腐沫
- 黄花独蒜
- 虎杖香蕈
- 地柏叶
- 地菍
- 涩草
- 地草果
- 地浆
- 石荠宁
- 地黄
- 桑椹酒
- 藿香
- 黄泡果
- 黑络丸菌
- 大马哈鱼
- 刺玫
- 芸苔子
- 鳖血
- 润鳞鳞毛蕨
- 宜昌荚蒾叶
- 狗牙贝
- 狗血
- 葛菌
- 藁本
- 狗枣子
- 薄叶黄芩
- 两面青
- 萆薢
- 刺葡萄
- 筀笋
- 白背三七
- 淡秋石
- 单花金丝桃
- 九头狮子草
- 白花射干
- 番木瓜
- 化药
- 长叶丹参
- 刀豆根
- 野薴麻
- 阔叶假参
- 寒莓
- 豺肉
- 鸱鸺
- 凤眼草
- 扶桑叶
- 赤楠根
- 喉咙草
- 回回蒜果
- 华细辛
- 华紫报春花
- 寒莓根
- 华罂粟
- 华清香藤
- 寒莓叶
- 合欢花
- 化气兰
- 寒水石
- 华南胡椒
- 华东木蓝
- 华西小石积
- 白毛蛇
- 千金子
- 象肉
- 华南实蕨
- 蝎子草
- 西南水芹
- 和筋草
- 蚬肉
- 咳喘木
- 蠵龟筒
- 华泽兰
- 西藏花椒
- 血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