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山青
《中华本草》:过山青
拼音注音
Guò Shān Qīnɡ
别名
小王不留行、白骨树、迎春柳、黄花香草。
英文名
Twig and leaf of Common Yellowflax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亚麻科植物石海椒的嫩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einwardtia indica Dumort. [R.trigyna(Roxb.)Planch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摘嫩枝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石海椒 直立小灌木,高0.5-1m。全株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2.5-7.5cm,宽1.2-3.5cm,先端圆或渐尖,顶具突尖,基部楔形,全缘或微具小圆齿。花黄色,单性或数朵簇生于叶腋与枝顶,直径约2.5cm,萼片5,披针形,长约1cm;花瓣5,圆形,扭捩,远较萼片为长,下部连成管状;正常发育雄蕊5,退化雄蕊5,齿状,花丝下部合生;子房3室,花柱3。蒴果卵状长圆形,较萼片短。种子肾形。花期4-5月。
栽培
1.气候土壤:喜温暖湿润,土壤以肥沃、疏松的夹沙土较好。[br]2.种植:用种子或分株繁殖,但以分株繁殖为主。在选好的地上翻土整地,按行、株距各约33cm开穴,穴深10-14cm,每穴栽苗2-3株,填土压紧,再盖土稍高于地面,浇水定根。四川地区在冬季落叶后或旱春发芽前,把老株旁分蘖小苗连根挖起栽种。[br]3.栽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,在春、夏、冬季进行。每次中除后都要追肥1次,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。[br]4.病虫害防治:蚜虫可用乐果防治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路边、山坡、岩边或沟边的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;寒
归经
小肠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。主小便不利;肾炎;黄疸型肝炎
用法用量
内服:泡茶饮,9-1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过山青
拼音注音
Guò Shān Qīnɡ
来源
亚麻科石海椒属植物石海椒Reinwardtia trigyna (Roxb.) Planch.,以嫩枝和叶入药。春夏采收,鲜用或分别晒干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。用于黄疸型肝炎,肾炎,小便不利,鼻衄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过山青
拼音注音
Guò Shān Qīnɡ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亚麻科植物石海椒的枝叶。
原形态
石海椒,又名:黄亚麻。
亚灌木,高0.5~1米,全体无毛。茎直立或匍匐,圆柱形,柔软。叶互生,倒卵状椭圆形,长2.5~7.5厘米,先端圆或渐尖,顶具突尖,全缘或微具小圆齿,基部渐狭细至柄。花黄色,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与枝顶;花径约2.5厘米,花梗细长,有时较短;萼片5,披针形,长近1厘米;花冠5瓣,扭捩,远较萼片为长,下部连成管状;雄蕊5,下部联合,并与退化雄蕊5枚相间而生;子房3室,每室隔成2小室,每小室具一胚珠,花柱3枚。蒴果较萼片为短,大如豌豆;种子肾形。花期春夏间。
生境分布
常生于路旁、山坡、岩边或沟边的草丛中,分布我国中部,西部,兼有栽培。
性味
性寒,味甘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清小肠湿热,利小便。
复方
治小便黄热:过山青泡开水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四川中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荆子
- 赶山鞭
- 花皮胶藤
- 黑蚂蚁
- 四轮香
- 黄梢蛇
- 花叶竹芋
- 鳡鱼
- 四叶萝芙木
- 四照花果
- 高山紫菀
- 红大戟
- 光亮密网蕨
- 红木子
- 红杉
- 红椿
- 红土子
- 禾叶风毛菊
- 红果参
- 红楤木
- 黄唇鱼肝
- 红寒药
- 红云草
- 黄鼠狼
- 黄水枝
- 双籽棕
- 虎掌南星
- 红树叶
- 红子根
- 红孩儿
- 红毛鸡
- 红石耳
- 红毛七
- 红毒茴
- 红三七
- 红泽兰
- 花蜘蛛
- 红楠皮
- 红簕钩
- 红树皮
- 红子仔
- 红厚壳
- 风湿木
- 红头小仙
- 红果冬青
- 红榔木
- 红根草
- 红直当药
- 鹿葱
- 红毛走马胎
- 蛇含石
- 红半边莲
- 红梗草根
- 红牛皮菜
- 红水芋
- 红叶甘橿
- 黄芩
- 红筷子
- 红毛蛇
- 红刺藤
- 红杉皮
- 地灵根
- 红粘谷
- 红敷地发
- 红头草
- 红果楠
- 红小麻
- 粉萆薢
- 红毛菍
- 红枫荷
- 花木通
- 红树果
- 黄刺皮
- 石荠苎
- 红土子皮
- 黑鹅脚板
- 红叶树子
- 光梗丝石竹
- 红管药
- 红山药
- 红叶树
- 红旱莲
- 红母猪藤
- 红牛尾七
- 红橡木子
- 红吹风
- 红扁藤
- 红瑞木果
- 红皮云杉
- 红粘谷子
- 红升丹
- 红升麻根
- 红椽木子
- 红穿破石
- 红千层
- 红毛五加皮
- 红白二丸果
- 红椋子
- 红升麻
- 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