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水枝
《中华本草》:黄水枝
拼音注音
Huánɡ Shuǐ Zhī
别名
博落、高脚铜告牌、紫背金钱、虎耳草、防风七
英文名
Herb of Himalayan Foamflower
出处
出自《四川武隆药植图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耳草科植物黄水枝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iarella polyphylla D.Don
原形态
黄水枝 多年生草本,高22-44cm。根茎横生,黄褐色,具鳞片,直径3-6mm。茎不分枝,有纵沟,绿色,被白色柔毛。基生叶心形至卵圆形,长3-8.5cm,宽2.5-11cm,先端急尖,基部心脏形,边缘有腺毛和不整齐的钝锯齿,齿端有刺,上面绿色,被白色腺毛;叶柄长18cm,有伸展的长柔毛或腺毛;茎生叶互生,2-3枚,叶较小而柄短,叶脉掌状5出,较明显,黄褐色。总状花序顶生,直立,长8-25cm,密生短腺毛;苞片小,钻形;花梗长约10mm;花萼白色,钟形,裂片5,三角形,先端急尖;无花瓣;雄蕊10,较花冠长;花丝钻形;雌蕊1,心皮2,不等大,下部合生,子房上位,1室,花柱2。蒴果有2角。种子多数。花、果期4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80-3800m之林下、灌丛和阴湿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根茎细圆柱形,直径3-6mm。表面褐色,具多数黄褐色鳞片及须根。茎细,圆柱形,有纵沟纹,长22-44,直径3-6mm,灰绿色,被白色柔毛。叶多破碎,基生叶卵圆形或心形,长2-8cm,宽2.2-11cm,先端急尖,基部心形,边缘具不整齐钝锯齿和腺毛,上面疏被腺毛,叶柄长5-15cm,被长柔毛和腺毛;茎生叶较小,掌状脉5出,较明显,叶柄短。有时可见枝端有总状花序,密生腺毛,有的可见蒴果,长约1cm,具2角。气微,味苦。
药理作用
甲醇提取物对人血浆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较强,表现出大于80%的抑制活性。
性味
苦;寒;无毒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。主疮疖,无名肿痛,咳嗽,气喘,肝炎,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捣烂
复方
治咳嗽气喘: 鲜黄水枝一两,芫荽四至五钱,水煎冲红糖。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,忌食酸辣、萝卜菜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各家论述
1.《四川武隆药植图志》:治耳聋,气喘。2.《四川中药志》:散寒表汗,活血去瘀。治跌打损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水枝
拼音注音
Huánɡ Shuǐ Zhī
别名
博落、虎耳草[陕西]
来源
虎耳草科黄水枝属植物黄水枝Tiarella polyphylla D. Don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集,晒干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。用于痈疖肿毒,跌打损伤,肝炎,咳嗽气喘。
用法用量
2~3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黄水枝
拼音注音
Huánɡ Shuǐ Zhī
别名
博落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出处
《四川武隆药植图志》
来源
为虎耳草科植物黄水枝的全草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2~44厘米。根状茎横走,黄褐色,具鳞片。茎有纵沟,绿色,被白色柔毛。基生叶心脏形至卵圆形,为不明显的3~5裂,长约8厘米,宽约7.5厘米,先端钝,具不整齐的钝锯齿,齿端有刺,边缘有腺毛,基部心脏形,上面绿色,有白色腺毛;叶柄细,长5~15厘米,疏生长刚毛及短腺毛;茎生叶互生,2~3枚,叶较小而柄短,叶脉掌状5出,较明显,黄褐色。总状花序顶生,直立,长达17厘米,密生短腺毛;苞片小,钻形;花小,白色,每节2~4朵;萼5裂,三角形;花瓣小,线形;雄蕊10,较花冠长;雌蕊1,子房1室。蒴果有2角。种子数颗。花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林边、路旁或阴湿的石壁上。分布我国中部至西南部。
性味
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寒,味苦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四川武隆药植图志》:"治耳聋,气喘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散寒表汗,活血去瘀。治跌打损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~8钱;或浸酒。
复方
治咳嗽气喘:鲜黄水枝一两,芫荽四至五钱,水煎冲红糖。每日早晚饭前各服-次,忌食酸辣、萝卜菜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杉皮
- 地灵根
- 红粘谷
- 黄唇鱼肝
- 红敷地发
- 红头草
- 红果楠
- 红小麻
- 粉萆薢
- 红毛菍
- 红枫荷
- 花木通
- 红树果
- 黄刺皮
- 石荠苎
- 红土子皮
- 黑鹅脚板
- 红叶树子
- 黄芩
- 光梗丝石竹
- 红管药
- 红山药
- 红叶树
- 红旱莲
- 红母猪藤
- 红牛尾七
- 红橡木子
- 红吹风
- 红扁藤
- 红瑞木果
- 红皮云杉
- 红粘谷子
- 红升丹
- 红升麻根
- 红椽木子
- 红穿破石
- 红千层
- 红毛五加皮
- 红白二丸果
- 红椋子
- 虎掌南星
- 风湿木
- 红升麻
- 鲎
- 光亮密网蕨
- 红母鸡草
- 红毛毡
- 红木香
- 花叶竹芋
- 红头翁
- 红天葵
- 红娘子
- 红川乌
- 黄樟
- 红田乌草
- 红叶藤
- 黄鼠狼
- 芝麻菜
- 鹧鸪菜
- 地骷髅
- 红孩儿
- 红梗草根
- 红寒药
- 盒果藤
- 红水芋
- 红毛叶马蹄香
- 红牛皮菜
- 红毛悬钩子
- 红皮
- 瓠子子
- 红刺藤
- 盒子草
- 红叶木姜子根
- 红三七
- 红曲
- 红楠
- 红毒茴
- 红毛对筋草
- 红头小仙
- 红半边莲
- 红毛七
- 红果冬青
- 红果冬青根
- 红树皮
- 红毛鸡
- 红树叶
- 红筷子冠毛
- 红粉
- 画眉草
- 红子仔
- 红木子
- 红直獐牙菜
- 红叶铁线莲
- 红毛野海棠
- 红子根
- 红沙
- 红根草
- 红椿
- 红毛走马胎
- 红云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