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被单
《中华本草》:花被单
拼音注音
Huā Bèi Dān
别名
刀口药、乳肿药、花白丹、八面风、花汗莱、狗咬药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长蕊珍珠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lobelioides Wall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。全株无毛。茎直立或倾斜,高25-50cm,一或基部分枝成簇生状,微具4棱,散生黑色腺点。叶互生,在茎基部有时近对生;叶柄长为叶片的1/4-2/3,具狭翅。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,长1.5-5cm,宽1-1.3cm,先端锐尖,基部短渐狭或近圆形而骤然窄缩下延成柄,全缘。总状花序顶生;苞片钻形;花梗长5-12mm,果时稍伸长;花萼5深裂几达基部,裂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锐尖,具较宽的膜质边缘,背面有黑色粗腺点;花冠白色或淡红色,长约6mm,5深裂,裂片倒卵状匙形,稍长于花萼;推蕊伸出花冠约1倍;花柱与雄蕊等长。蒴果球形,直径约4mm。花期4-5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300m的山谷溪边、山坡草地湿润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;性平
归经
肺;心;肝经
功能主治
补虚止咳;消肿解毒;止血生肌。主肺虚;咳嗽;乳痈;刀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治虚弱咳嗽,刀伤。2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治乳房肿痛。3.《贵州草药》:补虚,镇咳,止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花被单
拼音注音
Huā Bèi Dān
别名
八面风、长蕊珍珠菜
来源
报春花科花被单Lysimachia lobelioides Wall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。
性味
甘、酸、麻,平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补虚,镇咳,止血,拔毒生肌,消炎止痛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花被单
拼音注音
Huā Bèi Dān
别名
刀口药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乳肿药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报春花科植物假半枝莲的全草。秋后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近根部带红色,上部绿色,有四棱,棱边有狭翼,上部多分枝。叶对生,卵圆形,先端短尖,基部渐狭,下延成有翅的叶柄,边缘有波纹,两面平滑无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微弯曲;苞片线状披针形;有花梗;花萼5深裂,绿色,边缘白色;花冠5深裂,白色,阔钟状;雄蕊5;雌蕊1,子房上位。
生境分布
生于湿地。分布贵州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《贵州良间药物》:"性平,味甘。"
功能主治
治虚症咳嗽,乳房肿痛,刀伤。
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治虚弱咳嗽,刀伤。"
②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乳房肿痛。"
③《贵州草药》:"补虚,镇咳,止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;或炖肉服。外用:捣烂敷。
复方
①治虚弱咳嗽:花被单二两。炖肉吃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②治刀伤:花被单适量捣烂,敷伤处,一日换二次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霸王鞭
- 虎尾草
- 花楸
- 花血藤
- 老虎耳根
- 红酸杆
- 黄花母根
- 六方藤
- 老鼠竻
- 花叶矮陀陀
- 刺子莞
- 刺玫果
- 黄芫花
- 生瓜
- 花生衣
- 丛枝蓼
- 烧伤藤
- 过山枫
- 红香藤
- 石燕
- 山苏子根
- 松香
- 荷花
- 斑茅花
- 女贞叶
- 石斛露
- 红螺塔
- 实葫芦
- 风化硝
- 千金花
- 术苗
- 七叶仔
- 树花
- 还筒子
- 老枪谷叶
- 红花绿绒蒿
- 芦笋
- 串珠耳叶苔
- 匙叶黄杨
- 红血藤
- 南岭黄檀
- 芭蕉根
- 侧柏叶
- 了哥王
- 红龙
- 罗浮柿根
- 罗伞草
- 催乳藤
- 荜澄茄
- 胡葱子
- 罗星草
- 丽春花果实
- 蓖麻根
- 补骨脂
- 红背桂
- 苞蔷薇根
- 南瓜花
- 薜荔
- 刺藦苓草
- 芦荟
- 菝葜
- 侧子
- 女萎
- 刺莓果根
- 驳骨丹
- 牛口涎
- 豹子眼睛果
- 匙羹藤
- 胡萝卜子
- 刺三甲
- 丽江山慈菇
- 催产草
- 红花点地梅
- 红辣槁树皮
- 薄柱草
- 红花寄生
- 罗望子
- 红花锦鸡儿
- 薄荷露
- 芭茅果
- 南鹤虱
- 红背酸藤
- 刺五加
- 丛毛榕
- 亮光菜
- 刺葡萄根
- 垂果南芥
- 红背马蓝
- 鸨肉
- 奴柘刺
- 红葵
- 南瓜瓤
- 红辣蓼
- 六月雪
- 红花
- 红铧头草
- 宁油麻藤
- 胡枝子根
- 罗伞树
- 红豆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