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底泥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井底泥
拼音注音
Jǐnɡ Dǐ Ní
别名
井底沙
英文名
black silt in a wall
出处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性味
淡;甘;寒
归经
心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安胎。主妊娠热病;胎动不安;头风热痛;天泡疮;热疖;烫火烧伤
用法用量
外用:涂敷。
复方
1.治妊娠得时疫病,令胎不伤:井底泥敷心下。(《肘后方》)2.治头风热痛:井底泥和大黄、芒硝末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3.治蝎毒:井底泥涂之,温则易(《千金方》)
各家论述
1.《证类本草》:主治汤火烧疮。2.《品汇精要》:主天泡疮。3.《纲目》:疗妊娠热病,取敷心下及丹田,可护胎气。4.《东医宝鉴》:治蝎螫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井底泥
拼音注音
Jǐnɡ Dǐ Ní
别名
井底沙(《证类本草》)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。
性味
寒。
①《证类本草》:"至冷。"
②《本草经疏》:"味甘而大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妊娠热病,胎动不安;头风热窟,天泡疮,热疖。
①《证类本草》:"主治汤火烧疮。"
②《品汇精要》:"主天泡疮。"
③《纲目》:"疗妊娠热病,取敷心下及丹田,可护胎气。"
④《东医宝鉴》:"治蝎螫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涂敷。
复方
①治妊娠得时疫病,令胎不伤:井底泥敷心下。(《肘后方》)
②治头风热痛:井底泥和大黄、芒硝末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③治小儿热疖:井底泥敷其四围。(《谈野翁试验方》)
④治蝎毒:井底泥涂之,温则易。(《千金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叶刺根
- 蛇菰
- 鼠妇
- 荠菜子
- 大杜鹃
- 七叶一把伞
- 尖药花
- 大马哈鱼籽
- 金兰
- 白松塔
- 白竻薳
- 白杨树根皮
- 大树皮
- 大萼鹿角藤
- 望江南子
- 银背藤
- 大过路黄
- 云南小阴地蕨
- 白粉蝶
- 白云瓜梗
- 白叶花柴
- 蚺蛇膏
- 走边疆
- 七里香
- 千层楼
- 灯台菜
- 千只眼
- 大青
- 野木鱼
- 爬山猴
- 丁萝卜
- 大伸筋
- 白花鹅掌柴
- 继木[檵木]
- 鸡屎白
- 哉果
- 甜瓜根
- 野花椒皮
- 油柑根
- 十大功劳
- 堇宝莲叶
- 皂荚子
- 油柑叶
- 柚花
- 一朵云叶
- 蜀葵子
- 矮杨梅果
- 十三年花
- 大串连果
- 十大功劳根
- 藤三七
- 鼬瓣花根
- 龙血树
- 苦菜花子
- 中国繁缕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矮茎冷水花
- 三钻七
- 三爪金龙
- 一枝黄花
- 鼬瓣花
- 雪山鼠尾草
- 青竹蛇
- 藤碎补
- 甜瓜蒂
- 秃房茶子
- 朱蕉
- 田旋花
- 枣树根
- 藤麻
- 龙虱
- 藤梨根
- 朱蕉花
- 指天椒
- 甜瓜叶
- 柱果木榄果
- 梓实
- 枣核
- 藤本夜关门
- 中华石楠果
- 鹩哥舌
- 藤檀
- 朱兰
- 粳米泔
- 橘叶巴戟
- 香排草
- 龙眼树皮
- 鹿仙草
- 金橘叶
- 迎春花叶
- 柚
- 鸭皂树根
- 野三七
- 檀香油
- 野鸦椿花
- 聚叶虎耳草
- 云实
- 无毛南蛇藤
- 越西木香
- 香堇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