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子
《中国药典》:韭菜子
拼音注音
Jiǔ Cài Zǐ
英文名
SEMEN ALLII TUBEROSI
来源
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,晒干,搓出种子,除去杂质。
形状
本品呈半圆形或半卵圆形,略扁,长2~4mm,宽1.5~3mm。表面黑色,一面凸起,粗糙,有细密的网状皱纹,另一面微凹,皱纹不甚明显。顶端钝,基部稍尖,有点状突起的种脐。质硬。气特异,味微辛。
性味
辛、甘,温。
炮制
[b]韭菜子[/b]除去杂质。
[b]盐韭菜子[/b]取净韭菜子,照盐水炙法(附录Ⅱ D)炒干。
归经
归肝、肾经。
功能主治
温补肝肾,壮阳固精。用于阳痿遗精,腰膝酸痛,遗尿尿频,白浊带下。
用法用量
3~9g。
贮藏
置干燥处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《*辞典》:韭菜子
拼音注音
Jiǔ Cài Zǐ
英文名
Semen Allii Tuberosi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非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.的种子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,晒干,搓出种子,除去杂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全草有异臭。鳞茎狭圆锥形。叶基生,扁平,狭线形,长15~30cm,宽1.5~6mm。花茎长30~50cm,顶生伞形花序,具20~40朵花;总苞片膜状,宿存;花梗长为花被的2~4倍;花被基部稍合生,裂片6,白色,长圆状披针形,长5~7mm;雄蕊6;子房三棱形。蒴果倒卵形,有三棱。种子6,黑色。花期7~8月,果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田园,全国各地有栽培。有河北、山西、吉林、江苏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南产量较大。
形状
种子半圆形或卵圆形,略扁,长3~4mm,宽约2mm。表面黑色,一面凸起,粗糙,有细密的网状皱纹,另一面微凹,皱纹不甚明显,基部稍尖,有点状突起的种脐。质硬。气特异,味微辛。
化学成分
含硫化物、甙类、维生素C等。
性味
性温,味辛、甘。
功能主治
补肝肾,暖腰膝,助阳,固精。用于阳痿、遗精、遗尿小便频数、腰膝酸软、冷痛、白带过多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花树
- 人参芦
- 金盏菊花
- 金线鱼
- 金缕半枫荷
- 金钱橘饼
- 金钱苦叶草
- 金花菜
- 金草
- 锦香草
- 锯叶竹节树
- 金线包
- 金腰带
- 金花茶叶
- 金花蚤草
- 金盏菊
- 金精石
- 金腰燕
- 金盏草根
- 金盏银盘
- 金老梅叶
- 金蛤蟆
- 锦线镖
- 韭子
- 翅茎蜂斗草
- 金老梅花
- 金钗凤尾蕨
- 金钱木根
- 金钱松叶
- 金银花子
- 金礞石
- 金荞麦
- 金钩如意草
- 金钱白花蛇
- 韭根
- 金莲花
- 金鸡豇豆
- 韭叶芸香草
- 糙叶树皮
- 金线兰
- 金纳香
- 金盏草
- 臭藤子
- 金背枇杷
- 金钱草
- 金钱参
- 茶子木花
- 金线草
- 金腰箭
- 金针菜
- 锯齿溪蟹
- 金金棒
- 虫豆
- 金雀儿
- 金老梅根
- 虫蚁菜
- 降香
- 锯齿王根
- 穿心莲
- 金背枇杷花
- 金老梅枝
- 金盏菊根
- 金钗石斛
- 金银忍冬
- 穿山甲
- 锦香草叶
- 金花茶花
- 金龙胆草
- 金钟茵陈
- 苍耳囊虫
- 镜面草
- 金银花露
- 藏报春
- 金线风
- 锦灯笼
- 金锦香
- 金钟花
- 虫豆柴
- 簇生卷耳
- 金背枇杷果
- 金色狗尾草
- 草红藤
- 金边兔耳
- 铰剪藤
- 草果药
- 金背枇杷叶
- 大黑蒿
- 金鸡尾
- 金顶蘑
- 金雀根
- 金石斛
- 锯鲨肝
- 金钮扣
- 金腰
- 金鱼藤
- 金粉蕨
- 锯齿王
- 金鱼
- 金鸡尾巴草根
- 金鱼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