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壶卢蔓
《中华本草》:苦壶卢蔓
拼音注音
Kǔ Hú Lú Màn
别名
苦瓠藤
英文名
stem of Bitter Bottle Gourd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的茎藤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genaria siceraria (Molina ) Standl. Var.microcarpa (Naud.) Hara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;切段;晒干
原形态
一年生攀援草本。茎、枝具沟纹,被软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0-20cm,顶端有2腺体,被毛;卷须纤细,上部分2歧,初时被微柔毛;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,长、宽均10-30cm,不分裂或3-5裂,先端锐尖,基部心形,弯缺开张,边缘有不规则的齿;掌状脉5-7。雌雄花均单生;雄花花梗细,比叶柄稍长,花萼筒漏斗状,裂片披针形;花冠白色,裂往皱波状,雄蕊3,花室折曲。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;花萼和花冠似雄花;子房中间缢缩,花柱粗短,柱头3,2裂。植株结实较多;果实哑铃状,下部大于上部,长不足10cm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心;肺经
功能主治
杀虫解毒。主麻疹;白麻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煎水洗浴
各家论述
《稗史》:麻疮,煎汤浴之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苦壶卢蔓
拼音注音
Kǔ Hú Lú Màn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茎。夏、秋采。
功能主治
《稗史》:"痳疮,煎汤浴之。"
复方
治小儿白秃:苦壶卢蔓同裹盐荷叶,煎浓汁洗三、五次。(《圣济总录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对经草
- 猬肉
- 钓樟根皮
- 鹅首马先蒿
- 青麸杨根
- 八月炸
- 丁香枝
- 大叶黄杨叶
- 矮脚枫叶
- 东北蛔蒿
- 空心木
- 一点红
- 惊风草
- 大独脚金
- 青粱米
- 一把伞
- 大山黧豆
- 姜味草
- 丁香露
- 一叶萩
- 东风螺
- 猬脑
- 大地棕根
- 冬凌草
- 剪红纱花
- 阿尔泰紫菀
- 苦葵鸦葱
- 丁香树皮
- 九节风
- 金星蕨
- 都咸子树皮
- 豆腐泔水
- 卷丝苦苣苔
- 蕉芋
- 青羊胆
- 大一面锣
- 冻青叶
- 止咳草
- 鼠
- 大苞芹
- 金橘根
- 冬葵果
- 砧草
- 刺黄柏
- 珍珠菜
- 鹦鹉
- 大管
- 刀口药
- 无名子
- 倒挂金钩
- 青鱼胆
- 一点血
- 大头菜子
- 大散血
- 大羽藓
- 维氏假瘤蕨
- 青葙
- 野苎麻
- 阴香
- 大尾摇
- 苦竹笋
- 空柄假牛肝
- 王母钗
- 大叶黄杨根
- 大叶藜
- 大地柏枝
- 云南仙人掌
- 雀梅藤
- 野鸡头
- 野马追
- 网脉橐吾
- 冬青子
- 单肾草
- 瓦松
- 青蟹
- 鸜雉
- 大叶桉叶
- 一匹绸
- 大叶樟
- 野苋菜
- 一扫光
- 大苞寄生
- 鸲鹆
- 青海鸢尾子
- 竹叶艾
- 剑叶铁树叶
- 贴生石韦
- 豆渣树
- 铁灯台
- 橘饼
- 蒺藜根
- 鹰骨
- 铁华粉
- 剑麻
- 挖耳草
- 走马胎叶
- 荚果蕨贯众
- 鳣鱼肝
- 蛇根草
- 艾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