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脉南蛇藤
《中华本草》:毛脉南蛇藤
拼音注音
Máo Mài Nán Shé Ténɡ
别名
猪粪藤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毛脉南蛇藤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.var.pubescens Makino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毛脉南蛇藤 落叶攀缘灌木,高可达12m。茎干多分枝,小枝圆筒形,灰褐色,光滑无毛,有明显的圆形小皮孔,髓实质而呈白色;冬芽小,卵圆形。单叶互生,老时带革质;叶柄长1-2cm;叶片近圆形、广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,长5-10cm,宽3-6cm,先端骤尖、短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少数为截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上面通常光滑无毛,叶脉在下面隆起被短柔毛。花雌雄异株,生于叶腋,排列呈短聚伞花序,或在顶部与叶对生,成聚伞状圆锥花序,总梗与花柄等长,花直径约5mm,淡黄绿色;花瓣5,卵状长椭圆形长4-5mm,着生在杯状花盘的边缘;雄花有雄蕊5,花丝稍长,与花瓣互生,花药2室,纵裂;雌花有雄蕊5,较短,雌蕊1枚,子房上位,近球形,花柱呈短柱状,柱头3裂。蒴果,通常3室,球形,直径7-8mm,先端有宿存的短花柱,成熟时呈橙黄色,3瓣裂,裂片卵圆形,呈囊状,每室有种子1-2颗。种子卵形至椭圆形,长约4mm,宽约3mm,表面光滑,棕褐色,外包有肉质红色假种皮。花期5-6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山坡杂木内和溪谷边疏林缘。常攀附树上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等地。
性味
辛;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消肿解毒。主热淋;湿疹;跌打损伤;疮疡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
注意
孕妇慎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大丁草根
- 毛扭藓
- 毛果珍珠茅
- 牡蛎肉
- 米面蓊根
- 糜穰
- 美丽鳞毛蕨
- 美登木
- 毛枝崖爬藤
- 毛柄短肠蕨
- 毛稔根
- 毛笋
- 缅枣
- 缅茄
- 美丽桐
- 毛女贞
- 毛柴胡
- 毛葡萄
- 毛葡萄根皮
- 毛蕊老鹳草
- 牡荆沥
- 绵参
- 美舌藻
- 毛木树皮
- 毛稔
- 毛竹
- 毛薯
- 毛黄连
- 毛黐头婆
- 牡荆子
- 猕猴桃藤
- 猫腿姑
- 盲肠草
- 毛草龙
- 毛木通
- 满江红
- 毛赪桐
- 毛草龙根
- 偏叶白齿藓
- 偏翅唐松草
- 偏翅唐松草根
- 佩兰
- 偏瓣花根
- 偏花黄芩
- 漆树皮
- 山羊参
- 楸木皮
- 清明菜
- 球花紫云英
- 琴唇万带兰
- 苘实
- 茜草茎
- 啤酒花
- 楸树
- 槭叶止血草
- 漆大姑根
- 披散糖荠
- 球兰
- 琼越线蕨
- 秋木瓜
- 泡桐果
- 茄叶
- 蔷薇花
- 蛴螬
- 清风藤
- 楸叶
- 漆大姑
- 球衣藻
- 泡桐叶
- 泡桐木皮
- 漆叶
- 朴树皮
- 秋海棠
- 秋海棠果
- 秋海棠根
- 秋海棠茎叶
- 苘麻子
- 曲枝天冬
- 匍伏堇
- 朴树根皮
- 秋石
- 茄花
- 荞麦叶
- 掐不齐
- 曲枝假蓝
- 桤木皮
- 披散糖芥
- 披针叶卫矛
- 漆树根
- 普洱茶膏
- 朴树叶
- 秋海棠花
- 秋鼠曲草
- 芡实叶
- 芹花
- 蚯蚓
- 楸子
- 清沙草
- 披叶苔
- 牵牛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