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不烂心
《中华本草》:千年不烂心
拼音注音
Qiān Nián Bú Làn Xīn
别名
白英、野西红柿、蜀羊泉、天泡草、华白英、假辣椒、欧白茄、苦茄、排风藤、毛母猪藤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毛年不烂心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lanum cathayanum C.Y.Wuet S.C.Huang[S.dulcamara L.var.chinense Dunal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行年不烂心,草质藤本,多分枝,长0.5-3m。茎、叶各部密被多节的长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2cm;叶片多数为心脏形,长3-5cm,宽2-4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戟形,全缘;少数叶基部3深裂,裂片全缘侧裂片短而端钝,中裂片长,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选择端渐尖,上面疏被白色发旁的短柔毛,下面与上面的毛被个似,叭较宇航局;中脉明显,侧脉纤细,每边4-6条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,疏花;总花梗长1.8-4cm,被多节发亮的长柔毛及短柔毛;花梗长约0.8-1cm,先端稍膨大,基部具有关,无毛;萼杯状,无毛,萼齿5枚;花冠蓝紫色或白色,直径约1cm,开放时裂片约3mm;子房卵形,花柱丝状,柱头小,头状。浆果成熟时红色,直径约8mm,果柄无毛,常作弧形弯曲;种子近圆形,两侧压扁,外面具细致的凸起的网纹。花期夏秋间,果期秋末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生灌木丛中、山谷及山坡等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一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河南及长江以南各地。
性味
味甘;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息风定惊。主小儿发热惊风;黄疸;肺热咳嗽;风火牙痛;瘰疬;妇女崩漏、带下、盆腔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千年不烂心
拼音注音
Qiān Nián Bú Làn Xīn
别名
苦茄、六甲草、欧白英
来源
茄科千年不烂心Solanum dulcamara L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西北沙漠地区及新疆、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
恶疮、疥疮:鲜叶捣烂外敷。
食道癌、子宫癌、乳腺癌:全草0.6~1两,水煎服。
外伤出血:全草晒研末,加冰片少许,撒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瓦韦
- 青檀香
- 银粉背蕨
- 温泉
- 大山豆
- 问题特
- 野西瓜苗子
- 大飞扬草
- 断血流
- 杜楝
- 滇瑞香
- 七星鱼
- 淡菜
- 丁锅树叶
- 大麦泡
- 打火草
- 大叶樱叶
- 雀麦
- 黔羊蹄甲
- 空心莲子草
- 大果臭椿皮
- 云南希草
- 东风橘
- 大树三台
- 吴茱萸
- 皮袋香根
- 千金藤
- 灯笼婆婆纳
- 瘿花香茶菜
- 断板龟
- 七星草乌
- 玉竹
- 滇车前
- 胖大海
- 盐麸根白皮
- 油杉
- 破血丹
- 全缘榕
- 七里明
- 千打锤
- 毒根斑鸠菊
- 杜松
- 杜父鱼
- 单叶血盆草
- 单刀根
- 一把香
- 白枪杆
- 榕树果
- 白冷草
- 鹗骨
- 鼋甲
- 空青
- 鸦葱
- 太白鹿角
- 安徽小檗
- 剑皮树菌
- 瓦韦
- 欧绵马
- 东廧子
- 粘人草
- 雁脂
- 樟木子
- 银耳
- 阿魏侧耳
- 棕板
- 人乳汁
- 九子不离母
- 胆汁
- 土贝母
- 矮卫矛
- 白叶瓜馥木
- 苦楝寄生
- 鸭舌鱼鳖
- 大叶仙茅
- 青丝线
- 天罗水
- 白栎蔀
- 托里贝母
- 具苞水柏枝
- 白桂
- 卷柏
- 榕须
- 顶果膜蕨
- 空桶参
- 天葵
- 打箭菊
- 珠果黄紫堇
- 欧当归
- 鹰不泊薳
- 中华水龙骨
- 枳椇
- 栀子花
- 香秋海棠
- 龙珠根
- 三白草根
- 短叶锦鸡儿
- 雾水葛
- 指天蕉
- 石首鱼
- 云南铁丝莲